? ? 由于航班延誤,我們一行四人晚上八點多鐘抵達山城重慶。在酒店安排好各自的行囊后,去一樓的閱讀空間坐下閑聊片刻,突然感到腹中空空蕩蕩,心中也慌慌張張的。饑腸轆轆的我們馬上掏出手機,在大眾點評APP上尋求附近的美味,此時手機更像是一個美食羅盤,指引我們一場甜蜜的探險。來重慶當然要嘗嘗本地的火鍋啊,共識達成,幾經篩選,我們決定了去向,離酒店400米左右的“渝宗老灶火鍋”就是我們的晚餐大快朵頤的目的地。事后證明,選擇了這家店,我們是何其的幸運!因為這家店是重慶本地人火鍋口碑排行榜的NO.1。
? ? 我們信馬由韁地漫步。
? ? 細雨初歇,入夜后的民巷,沒有了商業鬧市區的燈火輝煌,只有幾戶院門下的柔柔燈光,更將小巷點綴的有幾分清涼。 出了巷口,過了橫道,對面的巷子卻又是另一番景象了。這條巷子星云密布著許多火鍋小店。雖然早就聽說重慶人愛吃火鍋是全國聞名的,但“紙上讀來終覺淺”,聞名不如相見,相見何其歡喜。置身其中的我們還是被當地的火鍋文化所感染。這條街道上的火鍋小店很多,各有各的招牌,各有各的吆喝,各有各的味道,凡事種種一股腦的涌入我們的眼前、涌入我們的鼻腔,涌入我們的腦海。每家小店都50個平方左右,不大,但都座無虛席,南方人稱呼這樣的小店叫蒼蠅館子,在我看來,雖然是蒼蠅小館,但“蒼蠅雖小,五臟俱全”。小店里擺放著八九副實木桌子板凳,大家圍坐在火鍋旁,歡聲笑語,把酒言歡。由于是開放式廚房,后廚也十分整潔,雖然看起來有點凌亂,但亂而有序,亂而不臟。要問我為什么看的這么清楚,那是因為每家店都大門洞開,這樣既消解了暑氣,也讓八方來客一睹店里的繁華景象,還真是一舉兩得。
? ? 整條巷子充滿了誘人的火鍋香氣,那濃烈的辣,那淡淡的麻,那陣陣蒜香,不停地奔向我,我也好想馬上投入火鍋的懷抱,但無奈我要駐足片刻了,因為排隊等候桌位的食客,太多了!
? ? 二十幾號人哪!在重慶,如果一家餐館十分聞名,在沒有提前預約的情況下,等上個兩三個鐘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我們也加入了排隊大軍,和當地人一樣,掃描下店里排隊的二維碼,實時動態地了解排隊等候的相關信息。我們拉過來四個塑料凳子坐下,環視四周,等候的食客大都是四人結伴過來的。大人們聊著家常話,聲浪陣陣,不輸給店內的熱鬧,雖然我很難聽懂當地人的方言,但重慶話的平仄之聲還真是自帶韻律感,甚至每一個重音都對應一個表情,露出后槽牙的重音,眼睛瞪得像燈泡的重音,即將引吭高歌的重音。在美妙的方言協奏曲中,孩子們穿梭于塑料凳子腿之間,追逐嬉戲著,凳子像打亂的魔方般色彩斑斕,紅的、綠的、藍的、粉的,凳子腿如樹干般筆直,孩子們像是穿梭在五彩斑斕的方凳森林里,又像是穿梭在五光十色的童話迷宮里,嚼著糖,放聲笑。
? ? 地上低洼不平,有點積水,形成大小不一的水坑,濕濕漉漉的。水坑錯落無序,每一個都映照著青黑天空上被繁星簇擁的滿月。地上仿佛灑滿了月亮,月光也被潮濕的街道揉碎成鑲滿鉆石的薄紗,晶瑩無華。一只大金毛穿梭于“碎月”之間,一扭一扭擺動著身體,搖晃著蓬松的尾巴,低頭嗅著地上的月亮。它走累了的時候,就蹲坐在人群旁,歪著腦袋傾聽人們的談話聲,要么就扭過頭,抽搐著它濕淋淋的鼻頭,自我陶醉于店里火鍋的香氣。兩只大耳朵乖乖地伏貼在腦袋瓜兩側。就在這個時候,對面一家專營麻辣兔頭的小店里傳來一聲厲喝,是狗主人。他眼含怒意地看著這只離家出走,遁入對面繁華的叛徒狗。狗狗凝視了下主人,哼唧了一下,起身,耷拉下腦袋,不舍地向自家店里走去,回到了主人身邊。到達對面后,它仿佛想起什么似的,扭過身子,凝視著那喧囂熱鬧的繁華,“汪、汪”叫了兩聲。
? ? 過了半個鐘頭左右,終于排到我們的號了,彼時我們的歡欣可以用“久旱逢甘霖”來形容,心是熱熱的,但腳步確是沉沉的,饑腸轆轆的我用力抬起腿,跨過這家火鍋店高高的門檻。
? ? 入座后,服務員拿來了四套土陶餐具,餐具間撞擊的乒乓聲不斷涌進耳朵,那聲響好似一場high爆的演唱會前熱場的勁舞暖場秀。我們相互瞅了瞅,眼里滑過一絲興奮的光芒。又有一個服務員托舉這一個锃亮的大茶壺徐徐向我們走來,我下意識地將茶杯放置在桌邊等待溫潤的茶湯。誰知服務員看到我這個舉動,微微一笑,將茶杯遞給我,卻將調料碗置于壺下。然后,他傾了下茶壺,瞬間,金燦燦的香油汩汩而出,落入土陶碗中。原來如此!自己秘制的香油藏在大茶壺里!我啞然失笑,呵呵。
? ? 上菜之前,大家閑聊的當兒,我用筷子蘸食了和好蒜泥的油碟,這味道確實與眾不同,香油顯然是由多種農作物油調制而成,唇齒間有一股淡淡的蒜香,清幽的油香,溫柔,不膩,回味綿長。
? ? 頃刻間,盛滿了現場炒制的秘制湯料的鑄鐵鍋登場了。只見男廚師端著這個大家伙,繃緊了全身每一塊肌肉,憋住了一口氣,穩穩地將鑄鐵鍋坐在了煤氣灶臺上。這個鐵鍋兩耳,直徑30公分,鍋深20來公分。火鍋底湯佐以川渝之地地產紅辣椒、青麻椒數種 用牛油炒制,注入自家秘制的混合油,呈現出明艷的亮紅色。急火快燒火鍋,鍋里殘剩的黃澄澄的牛油慢慢融化,底湯的顏色也發生了奇妙的轉變,亮紅緩緩變成更為誘人的橘紅色。沸騰的氣泡不停地跳到湯面上碎裂,辣香味、麻香味摧古拉朽般撲鼻而來。
? ? 菜品一一擺上餐桌,紅撲撲的手切牛肉,灰溜溜的屠場鮮毛肚,綠瑩瑩的貢菜……最贊的要數費勁幾番功夫的金燦燦的炸酥肉,這家的炸酥肉可謂巧奪天工,肉是三分肥、七分瘦,裹上土豆粉、紅薯粉、面粉的外衣,在油中炸制而成。油溫的控制、烹炸的時間全由廚師的經驗把控,沒有模板,無法流水線生產。更贊的是,將如此尤物放在火鍋里汆一下再入口,這還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大飽口福。
? ? 無需太久,熟透的食材都懶懶地翻滾著,牛肉變得溫軟,貢菜變得滑韌,酥肉更是變得外糯里嫩。紅塵里的我們品味著紅湯里的它們,我們的臉也跟隨之變得紅撲撲的了,大家的話也跟隨之變得多了起來。店里蒸汽騰騰,煙霧迷醉迷人眼。有那么一時半刻,我覺得很幸福,幸福于能和自己的愛人,和自己的朋友分享這一鍋美食。這并不是奢華酒樓里的珍饈佳肴,這只是無名巷子里一個蒼蠅小館里的普通餐食,重要的不是吃了什么,重要的是有誰陪在你身邊歷經過往后說笑著進食,這或許是幸福最樸素的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