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父與子
作者:楚中九歌
不知道為什么,看到如此溫馨的畫面有點不耐受。似乎后面應該緊跟著一張兒子睡著了,做夢笑著流口水的畫面。在睡著之前,他老爸剛剛打了他屁股,泣不成聲,哭著哭著就睡了。
可能是因為我的父子關系顯得過于嚴肅,大部分時間都是爸爸在向我說教,我則沉默不語。我十分害怕他對我有所期待,因為他一旦對我有所期待,我就想要去滿足他,不想讓他失望。我討厭這樣失去自我的感受,但又無法控制自己去反抗他。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我喜歡看的父與子的故事總是要充滿戲劇性。要么是令人振奮的虎父龍子,讓老父親含笑酒泉的故事。亦或是父子反目,充滿反叛的故事。或者坑爹,或者坑兒子,或者父子皆荒唐。總之要熱烈,充滿戲劇性。
比如說殘唐五代,李克用與李存勖父子,就足夠振奮人心。
了解這一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唐末黃巢起義之后,走上殘唐歷史舞臺的兩大男主角是朱溫與李克用。朱溫雖然叫朱全忠,可一點都跟忠沾不上邊。他是地痞流氓出身,依靠著心狠、卑鄙、演技好,成為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
而李克用雖然出生少數民族沙陀,但他祖上沐浴皇恩,一心想著興復大唐江山。他自然打心里眼里看不起朱溫。
有一回,李克用在一次軍事行動中救了朱溫的命,朱溫設宴款待。沒想到李克用一喝醉酒,酒品很不好。對朱溫進行極致的侮辱和鄙視。朱溫哪里能吃這個虧,當即就埋伏兵馬,準備置李克用于死地。結果被李克用跑了。接下來的十幾年,就是他們相互角逐的歷史。可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李克用都略遜色于朱溫。
在李克用臨死之前,他叫來了兒子李存勖,拿出三支箭,含恨交代了三個遺愿。
拿出第一支箭,讓兒子滅了墻頭草劉仁恭。
拿出第二支箭,讓兒子教訓背信棄義的結義兄弟,契丹開國君主耶律阿保機。
拿出第三支箭,讓兒子滅了他的一生之敵朱溫。
當時的李存勖,二十出頭,少年裘馬,英姿勃發。之后的十幾年,絞殺劉仁恭,兼并燕趙之地。趕跑耶律阿保機,讓他有生之年不敢南下。攻破汴梁,滅掉朱溫篡唐建立的后梁。延續大唐國號,一舉讓他從父親那里襲得的晉王變成了后唐皇帝。
每完成一項父親布置的任務,他就要掏出一支箭,祭祀父親在天之靈。這樣的劇情是不是振奮人心?后人翻看史書,不由拍案叫絕,都埋怨李克用給李存勖的箭太少了。多給他幾支箭,他可能會蕩平天下各路諸侯,早四五十年實現天下一統,也就沒有后面北宋太祖趙匡胤什么事兒了。
相比而言,朱溫的兒子們就不成器了。他自己也清楚,所以把皇位傳給了養子。導致父子兄弟反目。除此之外,在亂世像這樣父子反目,互相殘殺的故事比比皆是,也很吸引眼球。隔著歷史時間和空間的岸來觀別人的火,讓人意猶未盡。
父子之間雖然都很荒唐,但他們有趣呀。
記得很久以前,香港TVB播出一部電視劇,叫《大時代》。鄭少秋在里面演了一個大反派,名字叫丁蟹。他雖然可惡、可恨,但真的很可樂。他總覺得自己是一個重情重義,又總是被人傷害的好男人。而事實上他偏執、自私,充滿暴力。經常打死打殘別人。他妻子給他生了四個兒子,但因忍受不了他的暴虐無常,寧愿跑去澳門做舞女,也要擺脫他的掌控。
丁蟹跑去澳門找妻子,妻子嚇得魂飛魄散,四處逃竄。丁蟹沒有追到,對天大喊:"家里父慈子孝,你怎么忍心丟下我們父子?"當時我就要笑噴了。
從他給他四個兒子起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自私又毫無廉恥的性格。四個兒子名字分別叫丁孝蟹、丁益蟹、丁利蟹、丁旺蟹。就是說這些兒子都要對他有好處。至于他們應該過怎么樣的人生,他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所以看到兒子們偷盜、搶劫送回來了東西送給他的時候,他感覺兒子們真孝順,絲毫沒有感覺不對。
后來股市崩盤,血本無歸,他和四個兒子跑到樓頂,他將兒子們一個一個丟下高樓,說不能受辱。
無論是怎樣不正常的父子關系,我都沒有那種不耐受的感覺。反而是如圖片所示的父親抱著兒子溫馨的在夕陽下,親密擁抱的場景,讓我有所不適。
總感覺這樣的場面應該埋藏在父子的內心深處。可能父子之間都是彼此最在乎的人,但總不會如此直接的表露出來。
這或許跟我們儒家文化有關,朱自清的背影也會讓我感動,我也慶幸我的父親是個令我敬佩的人。但我們的親密總是含蓄的。
有一種說法,與父親的關系就是以后與社會的關系。我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