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月蘭,二月蘭,一星星一點點。紫花迎春歸,綠葉送春還........”
你小時候可曾哼唱過這首歌?悠揚的旋律,配上甜歌皇后李玲玉甜美的嗓音,滿滿都是童年的回憶。
小時候收音機里有一檔節目叫《每周一歌》,我就是在那個節目里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之后每天下午都守在收音機旁準時收聽,全神貫注地記錄每一個字,然后跟著學唱。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學唱《二月蘭》的年歲,并不知道這種被深情演繹的花長啥樣,即使在野外見到二月蘭,也把它當成紫色的菜花,和春天園子里蘿卜油菜開的花一樣,只不過顏色有的黃有的白有的紫而已。
直到這幾年,經常在網絡空間里看到別人拍的二月蘭,那一片如夢似幻的紫,叫人過目難忘。也是在別人的鏡頭下才得知,這種紫色的菜花,還有一個樸素的名字:二月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前幾天又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發二月蘭圖片,趕忙跟著追問地址,一打聽才知離我住地不遠,心中大喜,終于在今天早上有緣前去一睹芳容。
果然,沙墩河邊一處坡地上,遠遠就看到一片如云似霞的紫色。嬌小明麗的二月蘭,與河岸上高大挺拔的水杉,簡直是風景畫的絕配。二月蘭單株并不起眼,好在數量取勝,放眼四顧,仿佛置身一片紫瑩瑩藍幽幽的花海。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紫色的花有種著迷的喜愛,那種矜持內斂,低調不張揚的色調,百看不厭。古人云: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春天的錦繡屏障里,千紅常有,萬紫不多見。像二月蘭這般鋪天蓋地的紫,更是稀罕。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月蘭黃色的蕊,紫色的花瓣,翠綠的葉子,非常上鏡。但是想要拍到她的全臉,你需得放下身段,屈膝下腰,她才會與你平視。是的,二月蘭花語謙遜質樸,她不喜歡高高在上的人。
見識了二月蘭的美,匆匆回家吃飯。花兒再美不能果腹,柴米油鹽才是生活的主旋律。紫色本是夢幻,離開腳踏實地的現實土壤,夢幻也只是過眼云煙罷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