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蠟燭在我面前亮著。
燭光時而跳躍,時而靜靜地燃燒。火焰可以拉得很長,跟我映像中那如豆的燭光形象有點不同。我并不是沒有用過蠟燭,小時候在農村對這種物品是很熟悉的。許是我太久沒細細地看一支燭光,所以才覺得有點意外。
今天強臺風“山竹”登陸,深圳受影響很大。那時不時閃爍的照明燈,提醒著我可能隨時發生的斷電危險,使我感到焦慮。畢竟,買的菜是需要電才能煮熟的。而且我因為低估了臺風的影響,沒有買干糧。
到快下午4點的時候,電燈終于在一次熄滅之后沒有再亮起來。禍不單行的是,當我拿起手機想發個微博吐槽一下時,卻發現沒有網絡。這下好了,一下回到解放前。
萬幸的是,今早出門采購的時候,我還買了包蠟燭以防萬一。于是,雖然無聊又無奈,但我心里還是踏實的,起碼晚上不至于漆黑一片。
我無聊地躺在床上的時候,甚至還想著怎么用蠟燭做出一頓晚餐。飯是中午已經做好的,我圖省事一般都是中午把兩餐的米飯都做好。晚上沒有電,不能加熱,就吃冷飯也行。關鍵是菜,青菜是沒指望了,但煎個蛋總可以的吧。用蠟燭?沒錯,對的。怎么操作?
用鍋肯定不行的。在我的想象中,用僅有的一個鋼質盤子,手拿著,放在蠟燭火上面,煎出來的荷包蛋會很好,完整、滑嫩。
只有煎蛋似乎還差點意思。幸運的是家里還有花生米,是上次打折買的。煎個花生米不也是很簡單的嗎?
于是乎,到了快晚餐的時間,我迫不及待地實施我的計劃。
理想很豐滿,現實有點骨感。當我在盤子里放上油,打了個雞蛋進去后,就端著它放在兩支燭火上烤。事實證明,事情并不容易。由于燭火不夠大,受熱不均,我得適時地轉動盤子,以讓雞蛋整個熟透。過程要特別小心,不能燒到手。
蠟燭還冒黑煙這事兒是我沒想到的。所幸兩支蠟燭煙量不大,我還能忍受。然而,我很快發現,雞蛋的成長過程并不像我預期的那樣,是完整、滑嫩、很容易能翻面的。事實是,它粘在盤子上,不容易翻動。不知道是不是油放少了。
最后,雞蛋被我用筷子翻成了碎蛋。問題不大,賣相不好,但能吃,我安慰自己。但我已經沒有干勁要煎我計劃中的第二可顆蛋了,因為我發現清理煎完蛋的盤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直接進入了下一道菜的制作過程。煎花生米倒是簡單,也不粘盤子,就是時間久一點。很快,我的手已經不太能控制手中的盤子了,它太酸了。我只能烤一會放下來休息一下,然后又接著烤。還好過程不算太長,花生米也煎好了。
菜做好了,好像很快就可以吃飯了。沒有那么簡單!洗盤子的時候,我發現兩只手都是黑的,原來,盤子底面已經被烤得烏漆麻黑。唉,我有點懷疑做這頓飯是個餿主意。
還好,吃到飯菜的那一刻,我覺得還不錯。雖然過程有點荒唐,但我比起其他人有口熱菜吃。
夜深了,外面雨小了,風慢慢安靜了。我剛剛在陽臺看到對面樓也是漆黑一片,只有零星幾家有一點光亮。我忽然發現我有點喜歡這樣的夜,安靜、像真正的黑夜一樣的黑。這安靜中,你可以安心地聽聽雨聲。這黑暗里,你可以思緒萬千地回憶、憧憬。
燭火還是那么安詳,在這黑夜里,它仿佛有了性靈。它在陪伴你,讓你不覺得那么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