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講中,我主要分享了兩個觀點。第一,兒童是自我發展,需要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第二,兒童認識世界的第一步來自感覺,感覺是來自兒童的內部。我提到了書里所說的兒童敏感期等一些概念,今天,我想結合書自身的體會,就兒童敏感期,做一個詳細的介紹。在每一個階段,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比較典型的敏感期。
? ? ? ? ? ? ? ?第一部分 兒童的各個敏感期
在兒童0到6歲中,兒童會依靠一個接著一個的敏感期來發展自己。每一個年齡段,兒童都會有一些主要的敏感期。不過,由于孩子的特質不同,所以敏感期的出現時間會有差異,而且會有反復出現的現象。
一、0歲~2歲半
這個時段出現的敏感期,是最基礎的。所以,常有寶媽在孩子2歲前,全職在家帶孩子,希望給予孩子最好的啟蒙,并非沒有道理。在這個階段,我認為孩子還是比較動物性的,發展的都是一些基礎的技能。
在這個時間,主要是
視覺(剛生下來,對明暗相間的地方感興趣。)
口(包括用口進行的味覺、觸覺過程。用口感覺事物、認識事物,不斷練習使用牙齒、舌頭。)
手(喜歡抓東西,用手探索環境、認識世界。)
走(從最初的要成人拉著手跳,到獨立行走,到要上下坡、爬樓梯,到專門愛走不平的地方。)
空間(喜歡探索空間,最早表現為爬、抓、移動物體等,稍大一些則喜歡爬高、旋轉、扔東西等。)
細小事物(對極小而精致的東西感興趣。)
秩序(急切需要并保護一個精確且有秩序的環境。)
模仿(最早表現為模仿一個詞或一應一答,重復進行,也模仿動作。)
自我意識(表現為咬人、打人、說“不”等。)
審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須完整。)
在這個敏感期階段,我認為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和走的敏感期。
1 口的敏感期
應對方法:讓他吃吧
兒童在0到1歲時,我感覺就是一個塞嘴強迫癥。總喜歡把手或者別的塞進嘴里,并且吃的津津有味,好像這是最棒的美食。
有的家長非常擔心,總是不厭其煩的把手給拿出來,并振振有詞,啊,這個手手臟,不可以吃。但實際上,你阻斷了小嬰兒的探索。嬰兒的嘴就像蟲子的觸角,它通過嘴來探知世界。所以,他好像會把全世界都放進嘴里嘗嘗,因為他想要認識這個世界。
如果你一味的阻止,你會發現小孩子進入幼兒園,小學,甚至初中,都很喜歡咬筆頭,啃手指。你跟小孩說,鉛筆有毒,別咬。他是不會搭理你的,根源就是口的敏感期沒有過好。有的孩子會很暴飲暴食,有的孩子會在緊張的時候猛嘬手,道理都是一樣的。
對于家長來說,保持手的相對干凈和入口物的相對干凈就可以啦。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是更為重要的。
你怕孩子會吞下去?不會,他只是想感受而已。
2 手的敏感期
應對方法:讓他動手
當出現手的敏感期時,你會發現,家里的紙巾滿地鋪,家里的地板滿地坑。哈哈,因為孩子會好喜歡撕紙巾,也會好喜歡扔東西。
當遇到有洞的地方就摳一摳,遇到突起的地方就按一按。每一個地方都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記。
甚至,到了某個時間段,你會發現孩子變得有些小暴力,打得媽媽哇哇叫。
這時候,請看護好安全,比方安全插座可要準備好,免得出現意外,其他的就隨意啦。讓他動手感受世界。
3 腳的敏感期
應對方法:讓他動腳
當到了腳的敏感期,你會發現孩子的體力很驚人,跑來跑去,大人跟著老腰斷。而且康莊坦途爺不愛,坑洼小路是真愛。每次孩子踩上井蓋,爬上小坡,走著石子路,你的心都拔在嗓子眼,他卻很樂呵。
作為家長就只能辛苦點啦,磕磕碰碰在所難免,沒弄出大傷就好啦。
孩子能走時,他的活動范圍更大,他想看的世界也拓展了。這個時候一雙舒服的小鞋子就很重要啦。可別買那種踩一腳叫一聲的鞋子,又土又吵還分散孩子精力喲。
總之,這個階段的孩子,教養方法就是讓他去。
二、2歲半~3歲
建立概念(兒童開始將自己的認知感覺同語言配對。)
自我意識產生(私有意識產生,明確指明“這是我的”。)
秩序(需要并保護一個精確且有秩序的環境。)
1 自我意識的產生
應對方法:讓他自私
這里的自我意識產生,我覺得挺典型的。也有的地方會說是物權敏感期。它常常出現在2到3歲。
我們會發現這個時候小孩子常常會強調這是我的。什么都不要分享,拿到他手中的東西就要不回來。有一種 我的是我的,你的是我的,世界是我的 這樣的霸王想法。
有的家長一看,就說這么小就這么自私?沒錯,他根本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不是他的東西。但是,你要是強行給他教育,呵呵,那么你就等著看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或者全然向外的奉獻者吧。
這個時候,就讓他自私好啦,過了小半年,就會逐漸消失,這個時候你可以引導他分享自己的東西。這時,不管他給你什么,你都要接受哦。你的嫌棄會讓孩子覺得分享是無意義的。
三、3歲~4歲
常常有一個說法叫“terrible three”,三歲的孩子是上天派來的惡魔,有著天使的外衣,恐怖的行為。這并非沒有道理。這時候的孩子能說能走,還有點小想法,情緒卻不怎么穩定,很容易分分鐘炸毛。所以,對于家長來說,這是極大的考驗。
執拗(秩序敏感期后,兒童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壞了這一秩序,兒童就會哭鬧、焦慮,表現出不可逆性。)
壘高(喜歡把物體壘高,然后推倒,再重壘,以此建立三維空間的感覺。)
色彩(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并開始在生活中尋找不同的顏色。)
語言(開始對句子表達的意思感興趣,并重復或模仿他人的話。)
詛咒(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是詛咒。成人反應越強烈,兒童越喜歡說詛咒的話。)
追求完美(從要求食物完整發展到了對所使用的用具、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錯。)
剪、貼、涂(真正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工具。)
藏、占有欲(開始強烈感覺占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物品的交換從此開始,拉開了人際關系的序幕。)
邏輯思維(不斷追問“為什么”,打破沙鍋問到底。)
繪畫(兒童與生俱來的表達自我的語言方式。)
延續秩序(從具體的生活秩序延伸到了心理秩序。)
人際關系(一對一的交換食物和玩具。)
這里我覺得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秩序敏感期。
1 秩序敏感期
應對方法:讓他發神經
秩序敏感期是讓三四歲的孩子變得想一個純種神經病。你怕他吃不完一只蘋果,你給他一半的蘋果,他就會大鬧,因為這個蘋果的完美被破壞了。你以前上樓都是讓他先上,今天卻是你先上,那么他就哇哇大叫,一定要把整個流程修正為止。
在這個階段,若是孩子的某個心愛之物掉了,哈,你就等著無休無止的世界大戰吧。
這個時候是一個情緒不穩定的隨時爆發的不定時炸彈。若是,這個敏感期不好好過,呵呵,孩子就等著被叫龜毛的處女座吧。或者,就是一個馬大哈,做什么都是差不多先生。
在這個時候,你再感覺崩潰,也請你讓他發神經,發完就是一個有度的好寶寶啦。
四、4歲~5歲
出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這是兒童安全感最早的來源。)
情感(不僅開始表達感情,而且關注別人是否愛他。對父母的情緒反應非常敏感。)
人際關系(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朋友并開始相互依戀。)
婚姻(人際關系敏感期度過后才真正展開。最早要和父母結婚,之后會“愛上”一個伙伴。)
審美(開始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
數學概念(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興趣。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
身份確認(開始崇拜某一偶像,積累未來成人時的人格特征。)
性別(對性別以及對自身身體的認識基本來自于觀察,如同認識眼、鼻、口一樣,態度很客觀。)
音樂(兒童生來具有音樂品質。)
繪畫(兒童生來具有繪畫品質。)
符號(孩子對識字、拼讀、認識符號等感興趣。)
五、5歲~6歲
婚姻(5歲以后選擇伙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
書寫(對符號、書寫文字符號產生興趣。)
數學邏輯(對數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系產生興趣。)
社會性興趣(開始積極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則,形成合作意識。)
動植物、實驗、收集(開始熱烈地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
延續交往的敏感期(結束一對一的交往,進入三四人一組的交往。)
總結:敏感期是兒童發展自我的好時機,我們的原則是,先感受,后概念。心字頭上一把刀,忍忍忍。
? ? ? ? ? ?第二部分 順天致性,因材施教
我有一個學生是鋼琴老師,她告訴我,其實很多人都不適合學鋼琴。鋼琴的堅持不能全靠父母的逼迫,若是沒有對音樂執著的熱愛,以及金錢的支撐和時間的歷練,學鋼琴是件性價比很低的事情。可以給孩子玩一玩,感受一下音樂,但就不要正兒八經的去考級了,就算考出了十級,也是無意義的。純粹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習,對音樂的理解很狹窄,也不可能進入專業領域發展。
我覺得是很有道理的,可惜鋼琴目前已經成為了孩子才藝的必修課,我覺得這是一種跟風行為。坑娃坑己。
在兒童小的時候,父母應該是一個發現的引導者,給予兒童各種體驗活動,結合大概的敏感期出現的時間,發現兒童的天賦。然后在這個地方進行培養,那要如何發現呢?
我想分幾塊,給大家作為一個參考:
語言天賦
1、善于記憶有規律有韻律的句子(詩歌)和富有強烈表現力的句子(經典臺詞)
2、對詞很敏感,如果你改用了講故事常用的一個詞,他會指出,并要求改正。
3、善于講故事
音樂天賦
1、 善于按調唱歌
2、 喜歡評論各種聲音
3、 喜愛不同樂器的演奏,并且可以分辨出音色,講出是什么樂器
邏輯數學
1、經常問像“這件事是什么時候開始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之類的話
2、經常問雷鳴、閃電、下雨等宇宙間、自然間的問題
3、喜歡按照規格、顏色收藏玩具,總之就是有一定規律。
空間,視覺
1、對色彩敏感,分辨出細微顏色不同
2、對線條粗細搭配,疏密,色彩配搭很講究,有層次
3、比別的同齡孩子更早有一定的3D感
肢體運動
1、隨樂能起舞,動作協調優雅
2、學習系鞋帶、穿襪、騎自行車很快,且不費力
3、喜歡模仿各種動作
自我觀察/表達
1、 喜歡角色扮演,對于各種中外節日的喬裝扮演,尤其激動。
2、 喜歡創造故事,而且有模有樣。
3、善于表達做某件事的感受,如“這樣做我很高興”,“這樣做我很生氣”
4、能準確地說出他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社交情商
1、能察言觀色,可以注意到對方的情緒變化,并且也會被感染情緒。
2、喜歡扮演角色、編故事,且演得、編得蠻像樣
精細作業
1、喜歡拆東西,組裝東西等跟動手有關的活動。
創造力
1、不走尋常路,喜歡不一樣
2、喜歡用不一樣的辦法解決問題,老是一成不變會無聊
3、具備一定的破壞力
組織管理
1、喜歡整理、排序物品,很享受這個過程
2、喜歡命令別人按照他的計劃形式(是他的計劃,不是隨意的意愿)
3、命令行不通會去嘗試說服,死纏爛打
每個兒童一定都是有天賦的,而且一般而言,不會只有一個天賦。只是天賦出現的時間是跟敏感期出現的時間點有關,可能早,也可能晚,無所謂好壞。
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持續的給予兒童各種體驗,悉心的觀察。
今天的文字有些長,感謝你的閱讀,希望會對你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