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季節交替跟老歷不一樣:暖春~眠夏~悲秋~寒冬
每一年的春節后,我都會把它當成是初春時節了,青梅花落,梨樹上一片片潔白的花,嵌在禿透的枝條末端,蜂鳥倒退的躲避著正在欺凌蜜蜂的大黃蜂;漫山的苦丁茶開始長出嫩芽了,阿媽踏著蒙蒙細雨摘採清明前的茶葉,在濃煙熏黑滿是熟茶木架子前,碳火在驅逐著南方些許濕冷的冬天;暖春時節,我期待與木棉進行永不凋謝的約會;
當蟬鳴聲一遍又一遍,如同樂曲般,在清晨與響午連接處,奏在我耳邊時候,我知道,第一聲驚雷在不久后的某一天,會突然嚇醒快要睡著的我;迷糊的我還以為回到小時候母親懷里那個聽著歌謠醒來的小男孩,直到化學老師讓我起來回答苯酚有多少個羥基時候,我才明白,我一覺睡過了青春;
情緒的低落,是因為樹葉變黃了,還是因為文言文背得多了?我也找不到答案;悲哉秋之氣?還是秋色顯寒山?我覺得那應該是古人科舉時候只會用文言實詞類描述,倘若時今,大抵可以出幾篇文集吧!
拾起夾藏在記事本里的那片紅葉,同桌搬走前的留言說開春一起看桃花,可是雨還在下,濕氣侵蝕著棉衣,笑了一會卻發現眼鏡變得朦朧了!抖抖腳,小跑回家是因為惦記著奶奶說留給我火塘邊上的紅薯;于是,夢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