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幾何abc
從來沒寫過這類的文章,但是這篇文是我一直想寫的。
我在簡書上算年輕作者,現在也只是在讀初中,所以我知道我并不太適合寫這類文。
不過這次我覺得我有資本寫這篇文。
下面步入正題。
昨天說起我弟弟的期末試題,有這樣一道題。
他們學的是“豆角”這個詞,但是這次考試時他寫的是“毛豆”。為什么?因為他說怎么看都不像豆角。
我姑姑說不管對錯,就憑認真審題也得給他贊一個。
在這里,我也想給我弟弟點個贊!只不過我贊的不光是認真審題,我真正想給他點贊的是因為他有自己的思考。
他并沒有學什么去寫什么,而是有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想法,能夠有自己的思考。這里,多說一句,這個確實不像豆角=_=
現在很多人就缺乏自己的思想,只會去附和別人。
說句難聽點的話,不思考要腦袋有什么用?
舉個我的例子,我身邊有很多人知道我粉諸葛亮,但是他們絕不會知道我粉他的曲折的經歷。
我有一個朋友,這里就用“朋友A”來代替吧。我曾經問過他:“你粉郭嘉多久了?有后悔過么?”他的回答是:“六年了,從未后悔過。”
這時我不禁贊嘆道:“六年的粉啊!這得多不容易!”也不禁想到我的答案。
“你粉諸葛亮多久了?有后悔過么?”
“嘴上說是四年,但實際參水分了。曾經后悔過。”
上面的便是我的答案了,參了水分的四年還有曾經后悔的經歷。
就在今年冬天寒假的時候,我看了一部劇《虎嘯龍吟》(當然沒看完,后面的看不下去了)當時我奶奶也看了幾集,她就說司馬懿要比諸葛亮厲害,也黑了兩句諸葛亮。
后來,我看了《老謀子司馬懿》這本書,變得更加喜歡司馬懿。
再后來,看到一個帖子,具體意思忘了,只記得我在看完后思考起了我是不是一個偽亮粉?后來我越發懷疑自己根本不喜歡諸葛亮,甚至快要變成亮黑。
不過,當我認真思考時,我發現我應該是有點兒喜歡他的,最起碼不討厭。
我也覺得網上黑諸葛亮有很多人都是跟風,缺乏自己的判斷和思考。覺得黑一個歷史名人偉人是很“潮”的,覺得能突顯自己與眾不同的思想。
這些,只是用大腦進行的思考。
下面,我想說說用心進行的思考。
之前跟幾個朋友一起玩狼人殺,有一局特別精彩。
朋友B是第一天晚上被殺的,等天亮宣布的時候,她問了一句:“我可以留遺言嗎?”
當時,朋友C就說她是預言家,因為只有預言家不希望自己驗出來的身份說不出去。
再讓時間回到她說完話的時候,那時她在看朋友A,而朋友A和朋友D都用手指著她大聲說:“不可以留遺言!”我們其他人則沒有那么激動。
后來朋友D跟我一樣認為朋友A是狼人,然后他還跟我擊了掌。
當然最后,那個跟我擊掌,指出狼人的朋友也是狼人。
至于為什么他要跟我擊掌與我達成共識,他說他離我最近,他怕我看到他之前激動的那個動作。
“如果讓我過腦子想想,我就不會做那個動作,也不用把朋友A推出去。”
不得不佩服啊~
說了這么多,我想說的就是,你下意識的動作和想法我把它稱為用“心”思考。這在心理學中很常用。
而過遍腦子,則是用腦思考。
我認為,單單用腦去思考是僅僅不夠的,你需要“心”的結合。
什么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你要明白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接著說我之前那個粉諸葛亮的例子。我有過一段迷茫期,我不知道我內心到底是不是喜歡他的,不知道自己是亮粉還是偽亮粉。
這學期,班任辦了一個活動——介紹一位中國歷史名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諸葛亮。
沒什么過多的思考,就是憑著自己的內心,而這樣往往是最真實的。
我是第一個舉手的,三點原因:
1.我希望把諸葛亮最先介紹給大家,希望讓他排在第一位。而且一般第一個最容易被別人記住。
2.PPT我早就做完了(生日那天做了一天,還不覺得煩,看來我是真喜歡他的′?`)
3.我本以為是按成績排,所以必須是第一個。
那么怎樣才能認識自己的真實內心呢?
其實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在你聽到一件事時觀察自己第一反應和第一想法。
為什么要解夢?因為夢里有最真實的自己,甚至是一個你都不認識的自己。
所以我認為用腦思考就像“超我”,用“心”思考更像是“本我”。
說到這里,我想說一個問題。很多人不敢正視自己的內心。
提個問題,那些天天發空間朋友圈說要努力學習的人,那些向天發誓嘴上天天念叨想要學習的人,你真的做到了嗎?
是不是天天聊天追劇打王者,吃雞抖音逛微博?
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那我真要好好佩服一下你。
如果你沒做到,并且敢不猶豫說出來自己沒有做到。那我真要恭喜一下你,你敢于正視自己內心,敢于正視自己所做過的事。
如果你沒有做到,但嘴上還不承認,給自己找一大堆借口。那我真要批評一下你。連實話都不敢說,猶猶豫豫不敢承認,大堆的所謂的理由,你這樣做算什么?
不用不敢去承認,也不用不敢正視自己。我在結業復習的時候也玩了,我們還一起玩狼人殺了呢!學是學了,但是和玩的時間相比約等于沒學。
我知道這個例子可能有點偏,但作為一個學生,我覺得這個例子很有必要。
明白自己真實的想法,真實想做的事,正視它。
不過,我還要說一句。
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不代表不去聽取別人寶貴的意見,不代表去否定所有觀點。
最后,以我一篇還未寫的小說中的序言結一下尾吧。
“走出是非與對錯。? ?
有些時候,
你需要用心去思考。”
——《深處,深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