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的主要內容是:
(今天的截圖中運行工具不是用Python IDLE了,而是jupyter.)
數據結構:元組/字典
循壞:while循環/循環控制/嵌套循環
函數:如何自定義函數
案例講解:工資計算器函數
元組:
元組()和列表[ ] 非常相似,都是由若干值組成的一個序列;
元組中存儲的值可以是任何數據類型;
元組(主席臺)中的任何元素都是不可變的,列表(觀眾席)可變;
元組的數據結構不需要改變,因而在內存使用和表現上,元組比列表更有效率;
可以把列表轉換成元組;
索引和切片等列表操作也可以使用到元組上
元組中的元素是不可修改的,而列表是可以修改的。
看出來了嗎?前面出錯的6和7,其實是不熟悉語句操作造成的。
紅色警報在6中出現,是因為沒有引號表示元素,加上索引列表的時候,用的是中括號而不是小括號。
紅色警報在7中出現,是因為括號用錯了。
8是正確修改列表中的元素的示范。
9表示的是元組中的元素不可修改。錯誤提示是“類型錯誤”,告訴你在元組中的元素是不能被賦值的。
字典(dictionary)
可以看作是鍵(key)和值(value)之間的一系列一一對應關系
中間用:冒號來區分鍵和值
字典VS列表
列表由整數作為索引,字典由key作為索引
列表中的元素有順序,按索引0,1,2。。。這么排列
字典中的元素沒有固定順序,常用字符串類型做key
列表和字典都是可變類型,可進行增刪改操作
都可以通過 [ ] 獲取元素
列表有序,字典中的元素是無序
在一對一的查找方面,字典比列表更方便
下圖是用字典來索引上圖內容的過程,只需要一步:
如何獲取字典的 keys 和 values.下圖演示過程。
那個是單個序列列出來的,要是想要同時獲得鍵值對的話,用items 語句, 得到的每一個元素都是一個元組(因為都是用圓括號括起來的)
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么這里16輸出分鍵值對之間,不是用冒號連接而是用逗號呢?
通過key鍵來獲取value值
上圖中,想要輸出France對應的值,除了直接檢索之外,還可以用到get語句,在這個語句中得出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注意到,用get和不用get還有有一點區別的,用get的時候,索引的那個元素是用圓括號包裹起來的,而不用get的時候,是用方括號包裹起來的。所以,我肯定會手賤一下,看看要是沒有遵循這個括號的區別,結果會是什么:
搜索字典中沒有沒有的Britain這個元素,結果是什么呢?
想要在這對數據里面問:“喂,Britain在不在里面啊?” 可以用in語句來查找
答案是False,也就是里面并沒有Britain兄弟啊!
或者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查找,直接用20那條語句的結果是出錯,所以可以用回get語句,要是沒有的話,直接是沒有輸出。
但是有人覺得這程序太沒禮貌了吧!問你一句你一點反應都沒有?!所以就有了22語句,意思就是,要是里面有Britain兄弟的話,你就跟我說一聲Unknown吧,至少有回應啊!
請注意,這里包裹起來的語句之間,用的是逗號。
字典的增刪改:
增加元素
我在這對數據里面找不到Britain兄弟怎么辦?那我把它加進去唄!用索引形式的方括號包裹Britain兄弟,后面賦值 London,然后我們重新輸出Europe,里面就有剛加進去的Britain了!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可以看到輸出的結果并沒有按照之前的順序來排列,所以也可以看出:字典中的元素是沒有順序的。
修改元素
需要修改元素,把小寫變成大寫,重新賦值,就可以了。
刪除元素
還是一樣的套路,用del 語句。
拿回我們上節課的案例,還記得我們上節課還不會字典這個東西,只會序列的時候,是用了多少步才走到最后嗎?今天學了一樣新技能,簡化了多少!
過程中把獲取單詞列表的split語句打錯了,結果有是紅色警報,就是說找不到那個錯誤的命令是什么,所以我開始理解“腳本”的意思其實是在基礎鏈上定義很多個含義,然后后面運行時直接打那個碼,就能在當初設定的范圍里面運行出那個值。
這個案例挺多新的知識點要學的:
split語句來獲取單詞列表,也就是可以把重復的單詞重新列出來,每個數量只有1;
用dict語句來初始化一個空的字典;
用word來賦值一個初始為0的字典,在words中查找,得出一個新的字典;
用循環for。。。in。。。來遍歷序列里面的元素,“遍歷”這個詞真的是莫名高大上!
還有這篇前文提到的怎么找Britain兄弟,要是不在的話程序也得喊一聲這個功能,這里是用 counts[word] = counts.get (word,0) +1 來實現的。也就是要是在遍歷words這個字典中的元素中找到一個相同的值,那就在這個值上面+1,要是找不到這個值,那就輸出為0.
所以最后的結果就是這樣啦!和上節課的結果是一毛一樣的!
然而,我很好奇,為什么Python里面的詞一定就是要那個詞呢?其他詞不行嗎?就像上面,為什么一定要用 counts,我用 datas 取代 counts 試了試
“不能賦值”,所以詞還是要老實跟著打?
可是我怎么知道每個詞在程序里面的含義呢????
這個案例是為了找出這句話中出現最高詞頻的詞以及它的次數,前面是把這兩個要統計的詞和數梳理出來了,下面就是要在梳理的結果之后得出最高值
這種 a.b 的語句好像 a 都是賦值過的序列或者字典,而 b 是已經定義好的腳本。在上圖是把 bigcount 和 bigword 初始化,然后用循環語句和 or 語句運行,最后找到最大值和最大值的數量。
在 “ for word,count in counts. items(): ” 中,word和 count 是一組鍵值對,這個鍵值對在counts這個鍵值對中找東西,就像前文在Europe中找Britain一樣。
items搭配在這里,為了顯示counts這個鍵值對更加明顯?
下面的語句是逐一篩選,如果這個值C大于剛剛那個值D,那這個值C就是新的輸出,取代了D。
最后得出了結果最高詞頻是the ,出現次數為7
最后是作業的檢驗:
然而,前面用了兩千多個字和那么多圖的講解,把自己看作是一個白癡講了一天,我理解的做法是這樣的:
第一下,直接是Europe['France' :capital ], ?此時想浮起微笑面對這個白癡。這個時候還是學不會字符上加引號!都第三節課了!!!
然而加了引號的33號運行,還是錯誤的,那我加一個方括號啊!還是錯誤。。。
然后我去作業區,偷看同學們的作業是怎么做的,自己運行一遍:
加入一個鍵值對,好像比找巴黎要容易一點,畢竟也是對著打了4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