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經常去順德覓食的食家他說他的尋食標準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和尋味順德的店不去。如果是去食魚生的話,在傍晚5點后隨便看見哪間吃魚生的店,里面坐上三五桌燒酒佬的,就可以放心入去,百分百不會踩雷。
這樣的尋美食標準,除了可以用在順德,感覺用在廣東大部分地區也是行得通的。前幾天,回新會睦洲黃布的時候,阿舅就帶我們去了一間這樣的店。
這間店連店名也沒有,就在去黃布的公路邊。如果不是熟客,根本不會有人留意它的存在。店也不算大,最多可以坐七八圍桌子的樣子,廚房簡陋,店里也簡陋。
現在是中午時候,但店里已經坐滿了幾桌,桌上人人面前放著一支燒酒,看見他們同老板有講有笑,談笑風生的樣子,便知道是常客無疑了。
平時外出吃飯,很多餐廳都標榜自己是農家菜,但吃過這里的菜才發現,真正的農家菜應該就是像這樣的隨意簡單。
鵪鶉干蒸鯪魚干
經歷了一冬的風霜,當季曬好的鵪鶉干和鯪魚干正是適合吃的時候。也沒有料到禽類和魚類可以這樣搭配。鵪鶉干和魚干都沒有風干得過度,蒸出來的軟硬度剛剛好,不會硬得發干。味道鮮香,咸適剛剛好,還帶一點點的甜。
農家脆皮雞
雞是魚塘散養的,絕非平時的飼料雞可以比。雖然雞最能體現出原汁原味的食法是清蒸,但因為雞質好,這里的脆皮雞皮脆肉嫩,大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咸蛋糯米釀大腸
很久沒吃過這個菜了,以前吃這個菜雖然覺得好吃,但多吃幾塊就覺得膩口。這里的糯米里加入了綠豆,大腸又做成脆皮的感覺,所以,那種多吃了幾塊就飽滯膩口的感覺就沒有了。
茨菇炒臘肉
茨菇是當地特產。黃布的茨菇個頭都不太大,吃起來也不是很松化,但是不帶苦味,吃起來帶爽口的感覺。生曬的臘肉,五花連肉皮帶油脂。茨菇炒臘肉,是做茨菇菜最完美的搭配了。
圓盤蒸蜆
離黃布不遠,就以食蜆出名的石板沙。這幾年,石板沙的蜆都讓人吐槽,說已經大不如前,反而周邊地區,如睦洲這邊的一些小店的蜆倒是讓人好評。
黃布的蜆也一樣。瀝干水的蜆,僅加上油鹽,再加大量的蔥、蒜上鍋蒸。蜆肉全部吸足調料的味道,入口沒有沙,鮮嫩肥美多汁,蒸蜆的汁水就可以讓人吃完一碗白米飯。
牛肉丸
牛肉加上馬蹄粒團成丸子清蒸。牛肉丸還可以看到粒粒的牛肉,但又不松散,入口甜爽,不會像平時的牛肉丸都看不到牛肉的質感了。
清炒荷蘭豆
從田里現摘現炒,這樣的清新甜脆,市場里賣的又怎么能比得上?
其實像這樣的路邊小店,在睦洲這邊的鄉村有很多,大部分都是做本村村民的生意,想生意好,口碑是特別重要的,所以見到這些路邊店,真的就像傳說中的,看見里面有幾張燒酒佬坐著的桌子,就可以放心進去了。
無戒學堂日更第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