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枚90年出生的妹子,因為讀書早的緣故,從小到大我很榮幸的跟著80后的小伙伴們成長,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從來都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至于感情為何物,那是想都沒想過。按部就班的走完大學生涯,接著步入社會,開始工作,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注定我認識的異性非常有限,感情的事情就此耽擱了。當我到了自己的本命年25歲,我的家人終于等不及了,他們開始安排我去各種相親,就此打開我人生的相親之旅。謹以此文分享一些相親經歷與感悟。
01、相親模式。
目前相親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先見后聊。即由中間人牽線,雙方家庭成員先見面,通常是在女方家或者在外面環境適宜的飲品店。雙方經過一陣你來我往的簡單交談之后,男女主人公互留聯系方式,然后友好解散。事后,男女雙方自己聊天,自行發展。
第二種是先聊后見。通過中間人介紹,男女雙方在見面前已經互加好友,開始聊天,兩人若是聊得來,則會自己約見面,若是沒有緣分聊不來,那就是友好說清楚做朋友。
以上兩種相親模式,本人都經歷過,說多了都是淚。兩種模式各有利弊,終極目的都是找到自己的Mr.Right/Mrs.Right。比如第一種先見后聊形式,優點是男女雙方可以先有第一印象,對方的身高,長相,父母等情況直觀呈現,一目了然,至少從第一印象上判斷是否是你喜歡的菜。另外先見后聊的方式也能幫助你通過觀察對方的表情、語言、動作等,大致判斷這個人的性格。比如一個人坐在沙發上,正襟危坐表示這個人嚴肅認真,注意外在形象;若是直接癱在沙發上,則可以看出這個人大大咧咧,不拘小節,不夠嚴謹。再比如,見面時,是對方開車帶家人過來,還是集體打車過來或公交車過來,也能側面體現這個人會不會開車,家庭經濟情況如何等。但這種先見后聊的方式的缺點就是,對雙方的時間要求高,即雙方為了這次會面都必須預安排時間出來,通常只可能是周六或周日。如果兩方中任一方臨時有事,則這次會面就會受影響,從而面臨改期或取消。另外這種先見后聊的形式,通常有雙方家長在現場,場面比較尷尬,男女主人公放不開,基本不交流,了解的情況比較有限。
第二種,先聊后見的方式則相對靈活,對時間地點不受限。基本只要中間人牽線介紹雙方基本情況以后,互加好友以后,就可以開聊。聊天內容自由,各種話題都能聊。推薦最佳百搭話題,例如旅行、運動、工作、兩性等。通過聊天,雙方找到一點共同愛好和興趣,有助于后面正式見面,不會太尷尬。當然,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見光死”。就像網戀一樣,兩人在網上,各種侃大山,各種聊,結果一見面,哎呀我去,怎么跟想象中的不一樣。最常出現的現實與想象不一致,就是顏值、身高、體重。
(3567—朱晴 橙子學院碼子島 第9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