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光輝在詩人內心最高潔的地方。雖然征服山峰有詩歌獨特的意志和魅力,但詩歌最高的道德還在于善。即使是采取惡的方式,也是善的初使。促成詩歌重要的環節是綜合性特點,獻身的熱情加上認識的先驅成就詩歌最好的氣質。追求和探尋是詩歌品質的塑造。
詩歌是有意識的收取,又是無意識的施與。徹底思考的正確性和最大心愿的完成不單純是添置風格伴侶的前提條件,巨細無分,深入一境,更需要決心的成立是自覺使命的責任。
詩的美質貫攝情感的回憶并帶有規則的力量,等待是幸運的契機。最是自身的壓迫向道行求索,隨即博愛的根系和偉大的底蘊將同時出現。所有的虛榮不會認同感情的改變。詩歌本身的檢驗是跨過誠信的門檻,性格的行動可以激發風格的力量。
詩歌直奔幸福的目標是完整經歷的榮耀。用特點去尋找熱點的構成是詩歌獨到的形式和發奮的技巧,詩力勁勢的突發是以詩人情感知覺為出發的。努力思索和勇敢注入靈魂的精神面貌一定是生命藝術先鋒性的卓絕,現在的持續是對現代的省略。
詩歌變革的必然是時序矛盾的發現,直接洞察消除的刻意美化是現實根源性的透脫,其全部濃度是忘我之后的意外。
詩歌使天才發現命運的深刻!最真切的感受是原始思維的內部語言從人性的深層找出自己的結果。作為語詞、語意、語境的標識之一是人格的力量。
詩歌生命哲學的其中一種是悲劇的藝術,為了以藝術的方法感性的掌握世界,詩人所具有的痛苦從頭頂碾過。
詩人的成熟是向極境的自我真實。從苦痛中結聚力量立起生活的路標,經歷之后燃燒的血液暫時冷卻,自由的回聲激蕩。
詩之極處,不偏不依。對詩歌意義的確認貫穿整個價值取向的過程,選擇一種生命的必然契合,喚醒靈魂的感覺和實現愿望的一致性,用本能的慣性超越了極限。
出人意料,如人意中。詩歌更多的是憑借直覺比喻深刻,現實與精神的距離,永遠成為超越的意義。或許這樣,方是到達自己。
進入是每個詩人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如此肯定是因為所有的符號系統和語言的自覺言說都能在生命狀態和本真狀態的共振中合成。進入的姿態已經不是神秘的向往,而是路上的求索者。
詩人的尋找需要過多的承受。詩的寬容留下精神喻指的痛跡,而后回到生命的寂靜之中,潛行運作內在性格的努力探取終極的高度。
詩是創造奇跡的人站在智性的高度所從事的工作,其本質是讓隱秘的真實暴露出來,把認知意識帶進全新的境遇。詩的旗幟就是人的旗幟。
詩與世界的關系是否定之后的重新確認,利用共同品性完成普通意義上的精神獨立,這個富有神性的新的世界是任何一個大師級的詩人無不企及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