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宋江(一)
注明:評論所依據(jù)的版本:青蘋果數(shù)據(jù)中心制作的kindle電子版。
小時候看過幾集央視1998年版的《水滸傳》,高中時買了本書,囫圇吞棗看了幾遍,但都是走馬觀花,喜歡打打殺殺的情節(jié)而已,對人物的褒貶憎惡不分明,又隱約受宣傳的影響,對宋江的印象是正面的。隨著閱歷的增長和學(xué)識的進步,重讀了水滸傳,對宋江的正面形象產(chǎn)生了懷疑。古人說的好,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我們讀書的時候應(yīng)該學(xué)會獨立的思考,不囿于成見,采取中立的態(tài)度,根據(jù)所了解的客觀事實和證據(jù)去評價一個人,否則就會人云亦云,無所收獲。
言歸正傳,要了解一個人、評價一個人,根據(jù)是什么呢?子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sou)哉?”孔子認為,要了解一個人,應(yīng)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nèi)心,全面了解觀察一個人,那么這個人就沒有什么可以隱埋得了的。大抵來說,要了解一個人,從他的志向、言論和所做的事情就可以判斷出來。
那么,宋江的志向是什么呢?
答:為國家臣子,與國家出力,建功立業(yè),封妻蔭子,青史留名。
他“年及三旬,有養(yǎng)濟萬人之度量,身軀六尺,懷掃除四海之心機。”他這樣勸去二龍山落草的武松:“兄弟,你只顧自己前程萬里,早早到了彼處。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邊上,一刀一槍,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后青史上留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無論是勸勉去二龍山落草的武松,還是慕名而來相投的各路“英雄好漢”,亦或是自己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落草梁山后堅持走的招安路線,征遼、平三寇,最后為維護名聲而不惜毒死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李逵,都是圍繞著他這一人生目標來進行的。
書中如此介紹宋江:“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 排行第三,祖居鄆城縣宋家村人氏。為他面黑身矮,人都喚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 黑三郎。上有父親在堂,母親早喪。 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wù)農(nóng),守些田園過活。這宋江自在鄆城縣做押司。他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棒,學(xué)得武藝多般。平生只好結(jié)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 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谷,終日追陪,并無厭倦。若要 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似土。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做及時雨,卻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時雨一般, 能救萬物。“(第十八回)
在此先總結(jié)一下書中描述的宋江的特點:
1:大孝。
2:刀筆精通,吏道純熟。
3:愛習槍棒,學(xué)得武藝多般。
4:仗義疏財、愛結(jié)識好漢、濟苦周急。
《水滸傳》中很多地方都采用了明褒暗貶的手法,我們看書的時候應(yīng)該聯(lián)系上下文,切勿被作者一時的描述欺騙了。現(xiàn)在,我們分條來看。
問:宋江大孝么?
答:大孝只是他營造出來的籠絡(luò)人心和賺取名聲的正面形象而已。
但凡一個真正孝順之人,必有同情惻隱之心。你對老父老母孝順,其他人就不需要對老父老母孝順?你老父老母需要你孝順,別人的老父老母就不該需要他們的孩子孝順么?為防止私通消息給劫生辰綱的晁蓋東窗事發(fā),怒殺閻婆惜,而閻婆惜是其父母養(yǎng)老送終之人。為了賺取秦明入伙,殺了青州城外數(shù)百人家并秦明一家老小,慘不忍睹。且看這一段。
秦明了馬,拿著狼牙棒,趁天色大明離了清風山,取路飛奔青州來。到得十里路頭,恰好已牌前后,遠遠地望見煙塵亂起,并無 一個人來往。秦明見了,心中自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時,原來舊有數(shù)百人家,卻都被火燒做白地,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人,不計其數(shù)。···宋江在馬上欠身道:“總管何不回青州?獨自一 騎投何處去?”秦明見問,怒氣道:“ 不知是那個天不蓋,地不載,該剮的賊,裝做我去打了城子,壞了百姓人家房屋,殺害良民,倒結(jié)果了我一家老小,閃得我如今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我若尋見那人 時,直打碎這條 狼牙棒便 罷!” 宋 江便道:“ 總管息怒,既然沒了夫人,不妨,小人自當與總管做媒。我有個 好見識,請總管回去,這里難說。且請到山寨里告稟,一同便往。”···宋江開話道:“總管 休怪, 昨日因留總管在山,堅意不肯,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叫小卒似總管模樣的,卻穿了足下的衣甲、頭盔騎著那馬,橫著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點撥紅頭子殺人,燕順、王矮虎帶領(lǐng)五十余人助戰(zhàn),只做總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殺人放火,先絕了總管歸路的念頭。今日眾人特地請罪。”秦明見說了,怒氣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廝并,卻又自肚里尋思。一則是上界星辰契 合,二乃被他們軟困,以禮待之,三則又怕斗他們不過。因此只得納了這口氣,便說道:“?你們弟兄雖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個,斷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答道:“不 恁地時,兄長如何肯死心塌地?若是沒了嫂嫂夫人,宋江恰知得花知寨有一 妹,甚是賢慧, 宋 江情愿主婚,陪備財禮,與總管為室如何?” 秦明見眾人如此相敬相愛(明褒暗貶,有這樣殺人全家來相敬相愛的?), 方才放心歸順。(第三十四回)
宋江刀筆精通,吏道純熟。
他原本是鄆城縣做押司(吏),這個身份使他有機會接觸社會各色人等、熟諳官府運行規(guī)則和世道,為他實現(xiàn)詔安并且建功立業(yè)青史留名的夙愿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宋江愛習槍棒,學(xué)得武藝多般。
結(jié)識好漢(結(jié)交朋友)除了仗義疏財、濟苦周急之外,還得有共同語言和共同興趣愛好,“好漢”的愛好無非是槍棒武義、江湖勾當。然而宋江只是學(xué)得多般而已,武藝卻是一般。
聽得宋江笑聲,那劉知寨的老婆于燈下卻認的宋江,便指與丈夫道:“兀那個黑矮漢子,便是前日清風山搶擄下我的賊 頭。”劉知寨聽了,吃一驚,便喚親隨六七人,叫捉那個笑的黑漢子。宋江聽得,回身便走。走不過十余家,眾軍漢趕上,把宋江捉住,拿了來, 恰似皂雕追紫燕,正如猛虎啖羊羔。(毫無打斗反抗記錄)(第三十三回)
只顧望東小路里撞將去。約莫走了也是一更時分,心里越慌,看不見地下,躧了一條絆腳索。 樹林里銅鈴響,走出十四五個伏路小嘍羅來,發(fā)聲喊,把宋江捉翻,一條麻索縛了,奪了樸刀、包裹,吹起火把,將宋江解上山來。宋江只得叫苦。卻早押到山寨里。(第三十二回)
宋江仗義疏財、愛結(jié)識好漢、濟苦周急。
杜月笙說過,人生最難吃的三碗面:體面、情面和場面。也有人說人情債是最難還的債。宋江平時仗義疏財和濟苦周急,受惠者無疑會從內(nèi)心上感激和尊敬宋江。這是宋江最精明的風險投資,給自己的生命和財產(chǎn)加了無數(shù)重保險。所謂錢散人聚,錢可以收買世間任何可以用錢衡量的東西,也包括人心。這種黑白通吃的性格在宋江遭受困厄的時候能夠保住身家性命,化險為夷。
宋江怒殺閻婆惜后,犯了人命,眾人猶自不信,也不肯拿他。
縣前有幾個做公的走將攏來看時,認得是宋江,便勸道:“婆子閉嘴!押司不是這般的人,有事只消得好說。”閻婆道:“他正是兇首,與我捉住,同到縣里。”原來宋江為人 最好,上下愛敬,滿縣人沒一個不讓他。因此做公的都不肯下手拿他,又不信這婆子說。有詩為證: 好人有難皆憐惜,奸惡無災(zāi)盡詫憎。可見生平須自檢,臨時情義始堪憑。(第二十一回,大家應(yīng)該仔細玩味后面兩句詩)
后面事情兜不住了,要派兵去抓,卻被朱仝義釋了。
朱仝自進莊里,把樸刀倚在壁邊, 把門來拴了。走入佛堂內(nèi)去,把供床拖在一邊,揭起那片地板來。板底下有條索頭,將索子頭只一拽,銅鈴一聲響,宋江從地窨子里鉆將出來。 見了朱仝,吃那一驚。朱仝道:“公明哥哥,休怪小弟今來捉你。閑常時和你最好,有的事都不相瞞。一日酒中,兄長曾說道:‘我家佛座底下底下有個地窨子,上面放著三世佛,佛堂內(nèi)有片地板蓋著,上面設(shè)著供床。你有些緊急之事,可來這里躲避。’小弟那時聽說,記在心里。今日本縣知縣,差我和雷橫兩個來時,沒奈何,要瞞生人眼目。相公也有覷兄長之心,只是被張三和這婆子在廳上發(fā)言發(fā)語,道本縣不做主時,定要在州里告狀,因此上又差 我兩個來搜你莊上。我只怕雷橫執(zhí)著,不會周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沒個做圓活處。因此小弟賺他在莊前,一徑自來和兄長說話。此地雖好,也不是安身之處,倘或有人知得,來這里 搜著,如之奈何?”···宋江道:“上下官司之事,全望兄長維持,金帛使用,只顧來取。” 朱仝道:“這事放心,都在我身上。兄長只顧安排去路。”宋江謝了朱仝,再入地窨子去。(第二十二回)
即使在渾城縣外,宋江平時仗義疏財和結(jié)識好漢的苦心經(jīng)營同樣在他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發(fā)揮了神奇的救命功效。
這李俊聽得是宋公明,便跳過船來,口里叫苦道:“哥哥驚恐。若是小弟來得遲了些個,誤了仁兄性命。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棹船出來江里,趕些私鹽,不想又遇著哥哥在此受難!”那梢公呆了半晌,做聲不得,方才問道:“李大哥,這黑漢便是山東及時雨 宋公明么?”李俊道:“可知是哩!”那梢公便拜道:“我那爺,你何不早通個大名,省得著我做出歹事來,爭些兒傷了仁兄。”(第三十七回)
吳用見報,連忙下關(guān)迎接。見了戴宗,敘禮道:“間別久矣!今日甚風吹得到此?且請到大寨里來,與眾頭領(lǐng)相見了。”朱貴說起戴宗來的緣故,如今宋公明現(xiàn)監(jiān)在彼。晁蓋聽得, 慌忙請戴院長坐地,備問宋三郎吃官司為甚么事起。戴宗卻把宋江吟反詩的事,一一 說了。晁蓋聽罷大驚,便要起請眾頭領(lǐng)點了人馬,下山去打江州,救取宋三郎上山。(第三十九回)
宋江還是一個矢志不移,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心狠手辣之人。
在怒殺閻婆惜亡命之后,第一時間不是落草,自絕于正途,而是尋找柴進庇護。
柴進攜住宋江的手,入到里面正廳上,分賓主坐定。柴進道:“不敢動問,聞知兄長在鄆城縣勾當,如何得暇來到荒村敝處?”宋江答道:“久聞大官人大名,如雷灌耳。雖然 節(jié)次收得華翰,只恨賤役無閑,不能夠相會。今日宋江不才, 做出一件沒出豁的事來,弟兄二人尋思,無處安身,想起大官人仗義疏財,特來投奔。”柴進聽罷,笑道:“兄長放心。 遮莫做下十惡大罪,既到敝莊,但不用憂心。不是柴進夸口,任他捕盜官軍,不敢正眼兒覷 著小莊。”(第二十三回)
最后走投無路,在正途上無法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青史留名的夙愿時只得落草,且當上梁山首領(lǐng)之后試圖通過詔安路線來實現(xiàn)他的志向。
話說宋公明一打東平,兩打東昌,回歸山寨,計點大小頭領(lǐng)共有一百八員,心中大喜。 遂對眾兄弟道:“宋江自從鬧了江州上山之后,皆賴托眾弟兄英雄扶助,立我為頭。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員頭領(lǐng),心中甚喜。自從晁蓋哥哥歸天之后,但引兵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護佑,非人之能。縱有被擄人,陷于縲紲,或是中傷回來,且都無事。今者一百八人皆在 面前聚會,端的古往今來,實為罕有。從前兵刃到處,殺害生靈,無可禳謝。我心中欲建一 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 一則 祈保眾弟兄身心安樂;?二則惟愿朝廷早降恩光, 赦免逆天大罪,眾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后已;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 再得相見。就行超度橫亡惡死,火燒水溺,一應(yīng)無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我欲行此一事, 未知眾弟兄意下如何?”···樂和唱這個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只見武松 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宋江大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第七十一回)
在征遼的過程中,面對高官厚祿的誘惑而不改初衷。
歐某今奉大遼國主特遣,小官赍敕命一道,封將軍為遼邦鎮(zhèn)國大將軍,總領(lǐng)兵馬大元帥。贈金一提,銀一秤,彩緞一百八匹,名馬一百八騎。便要抄錄一百八 位頭領(lǐng)姓名赴國,照名欽授官爵。非來誘說將軍,此是國主久聞將軍盛德,特遣歐某前來, 預(yù)請將軍眾將,同意協(xié)心,輔助本國。”···宋江卻請軍師吳用商議道:“適來遼國侍郎 這一席話如何?” 吳用聽了,長嘆一聲,低首不語,肚里沉吟。宋江便問道:“軍師何故嘆氣?”吳用答道:“我尋思起來,只是兄長以忠義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歐陽侍郎所說這一席話,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四個奸臣專權(quán),主上聽信。設(shè)使日后縱有成功,必無升賞。我等三番招安,兄長為尊,只得個先鋒 虛職。若論我小子愚意,棄宋從遼,豈不為勝,只是負了兄長忠義之心。”宋江聽罷,便道:“軍師差矣!若從遼國,此事切不可提。縱使宋朝負我,我忠心不負宋朝。久后縱無功賞, 也得青史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順逆,天不容恕!吾輩當盡忠報國,死而后已!”(第八十五回)
至于心狠手辣的體現(xiàn),出來殺無辜百姓和秦明全家人之外,再幾個例子。
晁蓋宋江等吶聲喊,殺將入去。眾好漢亦各動手,見一個,殺一個,見兩個,殺一雙,?把黃文炳一門內(nèi)外大小四五十口,盡皆殺了,不留一人,只不見了文炳一個。眾好漢把他從前酷害良民積攢下許多家私金銀,收拾俱盡。大哨一聲,眾多好漢都扛了箱籠家財,卻奔城 上來。(第四十一回,殺全家)
只見軍師吳學(xué)究引著一行人馬,都到莊上來與宋江把盞賀喜。宋江與吳用商議道,要把這祝家莊村坊洗蕩了。石秀稟說起:“這鐘離老人仁德之人,指路之力,救濟大忠,也有此等善心良民在內(nèi),亦不可屈壞了這等好人。”(第五十回,想屠村坊)
連夜使人往潤州喚取李逵星夜到楚州,別有商議。···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大使賜藥酒與我服了, 死在旦夕。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我死之后,恐怕恐怕你造反,壞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義之名。 因此,請將你來,相見一面。 昨日酒中,已與了你慢藥服了,回至潤州必死。你死之后可來此處楚州南門外有個蓼兒洼,風景盡與梁山泊無異,和你陰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處,我已看定了也!” 言訖,墮淚如雨。李逵見說,亦垂淚道:“罷,罷,罷!生時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言訖淚下,便覺道身體有些沉重。當時灑淚, 拜別了宋江下船。回到潤州,果然藥發(fā)身死。李逵臨死之時,囑咐從人:“我死了,可千萬 將我靈柩去楚州南門外蓼兒洼和哥哥一處埋葬。” 囑罷而死。 從人置備棺槨盛貯,不負其言,扶柩而往。(第一百回,毒兄弟)
李逵于宋江,上刀山、下火海,只認宋江不認皇帝,連死了也要當帳下小鬼,不可謂不忠。而宋江為了保住晚節(jié),臨死前卻忍心毒死了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李逵,其心之黑、之狠躍然紙上。每讀至此,常為李逵的忠義感動落淚,也為宋江手段狠毒而心驚膽寒。
常言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宋江的功成名就的背后,堆砌著無數(shù)無辜良民的尸骨冤魂,流淌著108個兄弟的鮮血(含莫名其妙中箭死的晁蓋)。他的一生,一方面仗義疏財、濟苦周急、孝順老父,另一方面又屠人老小,剖腹剮心。一方面口稱忠義,替天行道,護國安民,另一方面又覷國家法度如無物,為吏而私通劫匪,為匪而聚眾攻城略地,取錢拿糧;為兄弟卻藥死李逵。懷愚忠之心,行狠毒之事,最后的收獲,唯有一瓶帶毒的御酒,和捉摸不定的青名。而這青名,夾著一股諷刺的氣味,散在九州這酸腐之地,繼續(xù)飄蕩著,尋找著宋江類的人。
借用《無間道》里黃警司的話作為本文和《水滸傳》的總結(jié):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尸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