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漂亮的姑娘,像畫上走下來的,二十歲左右,健康膚色,青眉如黛,眼神透亮,鼻梁高挺,漆黑的長發上夾著一只復古的紅色蝴蝶結,白色T恤藍色牛仔背帶褲,越發顯得身材高挑,直給人一種青春爛漫,樸素自然之感,我不禁看得呆了。聽她打電話,好像在向愛人撒嬌,暗想這到底是哪位男孩有如此福氣擁她入懷。不禁希望,那也是一個俊美偉岸的大男孩,這樣,兩個人走在街上就是風景了,可以讓遇見的人對美好的愛情有無限的向往。
火車慢搖,對面坐著這樣一位漂亮的姑娘,就算是無聊也覺得飽眼福了。
更何況,對面還坐著另外一位美麗的姑娘,年齡稍長,皮膚白晳,皓齒蛾眉,五官精致,披肩卷發盡顯溫柔嫵媚,講電話聲音甜美委婉,正與電話中人商量婚紗照事宜,眼睛甜笑彎成細長的豆莢,原來是一位待嫁新婦,難怪神態舉止中都是幸福的笑意。
在火車上,綠皮火車,兩排座位相對而座,大眼瞪小眼,有些尷尬,卻也因此會有很多想不到的緣分,看美女是不得不看,看吃貨也是不得不看。
在另外一趟火車上,對面女孩看起來二十多歲,和旁邊年齡稍長的大姐剛上車坐下,就打開瓜子袋開始邊聊邊吃,說話的速度一點也不影響嗑瓜子速度,不一會兒,瓜子袋口系上,拿出桔子來,一人一個開吃,再一會兒,女孩拿出辣條來,只見紅紅的油油的,給大姐吃一條,然后就拿著袋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我看大姐已經投降,滿以為女孩該會停下來了,只見她辣條吃了一半,袋子收起來,又拿出餅干來,餅干收進去,又拿出飲料來……姑娘,你那是橡皮胃啊,什么都往里面裝,看身材也不錯啊,怎么能吃這么多。看著這樣有胃口有活力的女孩,可以感覺到她蓬勃的生命力,吃得那么麻利那么爽快,估計抑郁癥什么的是與她無緣了,生命能夠保持如此激情,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聽著耳機里蔣勛在講唐詩,講到《少年行》,提到少年的狂妄、沖動、熱血、直爽之美,讓我有所思考,我們日常生活中對于美的定義,是否總是有失偏頗,當少年狂妄時,我們總是兜頭一盆冷水,告訴他自視太高,當少年沖動時,我們啰嗦又啰嗦,擔心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用一萬種防備不讓少年走錯路。也許,有的事情就是無法改變,我們可否認為,少年的狂妄沖動也是一種美,當我們老了時,我們想再狂妄一回才知沒有了那份情懷,就像眼前的這位女孩,我們總認為節制自律是一種美,那么是不是也能認為這樣無憂無慮地大吃大喝也是一種美。人老了后不會再有少年的狂妄,年紀大了也不會再這樣的好牙齒好胃口了。沒有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情,那就暫且來一次零食吃它三百種。
都說旅途太長的話,乘夜車睡臥鋪是很享受的事情。這次乘夜車坐臥鋪,實在是一種折磨,六張床有兩種打呼聲,此起彼伏,一聲比一聲大,這哪是讓人睡覺的節奏。我沒法睡,對鋪的男子也說沒法睡,隔著中間的小餐桌,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走到過道里,呼聲更多,各種音量各種頻率,如黑夜交響曲。拉開窗簾,看到是停在一個火車站里,小站,只有一個工作人員在外面站著,停了很久,我無聊地數心跳的聲音,有一個臨鋪的女孩也在走來走去,我們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會遇到同樣很多獨自旅行的人,這大概也是選擇性看見吧。
在武當山上時,下午五點半,天色越來越暗,正下雨,我背著旅行包孤獨地上山,打算再堅持一會,估計半個小時左右可以上到百步梯,然后在那里住下。遇到一位下山的姐姐,拄著登山杖,穿著雨衣。我們側身而過,然后姐姐在后面問我,你現在還要上山去嗎?打算在哪里住呢?我回答打算在百步梯住。姐姐說沒發現那里有可以住宿的地方啊,你要是上去的話,只能住金頂了,還得上山兩個小時。我猶疑了一陣,想繼續再往上走,但也實在擔心還沒到頂天就徹底黑了。姐姐好似看出我的擔心,說這一路下來都沒看見其他人,所以你要上去的話,要自己注意安全。想了想,我還是不再往上了吧,已經走了六個小時的我,實在沒有信心再走兩個小時。然后我就一路和姐姐往回走,聊起時,才知道姐姐也是一個人來旅游,已經到武當山三天了,每天都會到處走走看看。
一個人在外時,遇到另外的一個人,好像就會油然而生同理之心,不會故意去打擾,但是一定會在必要時給予提示、指導和幫助。
我以為我徒步上武當已經是不錯了,有太多人坐纜車上山,我從東神道上去,也是較為平坦的一條路,然后走更為艱難的西神道下山,發現有幾對老人也從西神道上山,佩服不是一點兩點。走過一次388階階梯,腿已經軟得像棉花,然后路遇一美女攝影師,腿軟的我遇到牛喘的她,相視一笑,看她那相機估計也挺重的,不由聊上幾句,專業去拍照的嗎,美女回答是啊,昨天從東神道上去過,覺得風景不夠好,所以今天再從西神道上山。一天一趟,讓我這樣走一趟就覺得快累死的人,情何以堪。
爬山爬得辛苦,女人男人概莫能外。遇到兩個上山的大小孩,只見男孩背著包拖著女孩走,女孩在后面噘嘴板臉,抱怨著:你就不許累,不管怎么都不能喊累。呵呵,這是年輕情侶才會有的抱怨啊。男孩會不會心里覺得特別委屈,怎么能這么不講理。可是當他多年以后回想起,大概也會發現,只有在那個年齡,遇到同樣年輕的女孩,才會說出那樣任性的話。以后,都不會再有了。
旅行,對我來說,一個人會自由自在,想到哪里就走到哪里,兩個人的話,如果脾氣相似會很有默契,個性互補則會看到很多意外的風景,三個人四個人呢,則會熱鬧,也有糾纏。有舍有得,所以我在旅行過程中不會去刻意追求等待,有相遇就一起,沒同伴就個人。有的風景必須成團去看,更多風景適合隨性而游。
其實,在旅行過程中,因為沒有小團隊,沒有封閉的圈子,所以心都是向外打開,那些路遇的陌生人好像也是熟人,有時只是點頭示意走過,卻覺得很有默契,有時會簡單交談幾句,竟也有相識相知之感,也可能會聊很多話題,會知曉很多各自的境況,最后分別時,卻發現連姓名也不知道,也沒有留下聯系電話,好像都有一種自覺,今天千里相會,明天各奔天涯,相逢何必曾相識。一個人的旅行,當然也會有很多寂寞。一個人在外,是一種鍛煉,也是一種考驗。考驗的是自己面對孤獨面對困難的能力,鍛煉的是對生活的熱情對自己的信心。旅行,我還是覺得隨意就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無時無地不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