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課間休息時和同學們在學校花壇旁邊,個個都神氣地說著自己的夢想。我說長大了我要當老師或者作家。
初中畢業時,文理科俱佳的女班長和一個成績普通的男同學,在同學錄的夢想一欄,寫的是希望能得諾貝爾文學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嘗試自由書寫』
自由書寫,是不是就是最近流行的freestyle或是意識流呢?可以這么理解。往往提筆太難,不是因為筆很重,而是你的思想包袱很重,想要一下筆就生花,寫一篇文字就要榮登頭條當范文,寫一本小說就想得諾貝爾獎,我想再著名的作家,也不能企及那樣的高度吧。所以,請拿起筆,開始書寫,讓大腦與文字建立初步鏈接,培養培養“感情”。
『嘗試留心生活』
記得高中語文報里有個“語文即生活”的專題。它強調生活處處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因此,和朋友聊天,同讀一本書或討論一個時事,都能在聊天的過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來。當靈感出來時,可以隨手添加在你的寫作素材列表。
『嘗試細節呈現』
首先,請你回想看看,你從小到大讀過的語文課本里的文章,你記得多少? 想一想,無論是鄭振鐸先生的《貓》,還是馮驥才老師的《挑山工》,讓我能記住的原因都是作者們對細節的描寫,鄭家的貓咪愛玩線團調皮的很;以挑石上山為業的挑山工,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往上抬的辛苦,以至于過了十幾年都印象深刻。所以,不要再怪自己讀過那么多文章,但依舊下筆無神了,那個“神”就在細節處。
最后,講一個故事。
今天和先生一起迎著晨光慢跑,
我問他: “想到太陽,你會想到什么?”
他說:“后羿射日”
“哦,人們在九個太陽下有多么炎熱難耐,還有呢”
“陽光代表希望”
“是哦,陽光總在風雨后,陽光暖暖照在身上”? 我若有所思。
跑步經過小樹林,“陽光還和植物、動物有著密切聯系” 他補充說。
好的,我都把它記錄到我的主題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