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寫下這篇文章不是為了炫耀些什么,只是想對自己大四的公考經歷做一個總結以及向大家分享一下復習的一些經驗,我參加的2017年福建省公務員考試,標題中的"低成本"是指筆試面試都沒有參加高額培訓班(后期面試有報了個優惠網絡課300元,加上書本總計成本不到500元),我并不是說培訓班沒有用處,在這里我只是以我的經驗向大家介紹一種如何通過依靠網絡資源自學的方式。
公務員考試我一共參加了兩次(2017年國考和福建省省考,寬泛的來說還有漳州市事業單位5.20事業聯考,只有省考進入面試,最終上岸),國考的成績為127.2分,同崗位筆試第一是145分,我差了20分,毫無疑問的出局了(這里要說的是,我學的是材料專業,公務員中招這個專業的并不多,然而國考的考生實在太多,最后報名人數大概有550個人,由于競爭國考難度明顯是大于省考的,所以大家可以只當做是省考的練手)
省考的話由于我的專業在漳州市沒有招錄,所以我報了個市直不限專業的崗位,報名人數最后有650個左右,招錄一個,難度也不亞于國考(所以專業也是考公務員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不過我的運氣爆棚,省考的成績為145.2分,其中申論這種誰都說不準的東西考了82.7分。(這里要說的是行測大家的分相比申論來說比較不容易拉開,所以大家在復習的時候不要只做行測,申論相對于行測反而更能拉分。)大家可以看看和我同崗位競爭對手的筆試成績,就會發現我的行測比她兩都低,申論則為我拉了不少分。
接下來開始準備前我認為首先"戰略上要藐視,戰術上要重視",很多同學覺得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多,競爭太大,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其實也不是,這是比較性考試,看的是和你同崗位的報名人數和你對手考了多少分,客觀上講報名人數少的會相對容易考,也確實有分數低的考上了(就是所謂的裸考,但幾率還是比較低的,多數人還是多多少少有看點書的),還有很多人是先報名繳費后沒看書就不去考的,或者上午考了行測下午申論都放棄了,難度無形中就降低了,所以也不必把公務員考試想的很高大上,這是"戰略上的藐視";"戰術上的重視"則要求我們要盡可能的去準備,去覆蓋所有知識點和提高做題熟練度,以防你的對手是個學霸級別的人物。例如我的崗位是漳州市報名人數最多的崗位,而我的分數卻不是漳州市最高的(這也是我的運氣之一),為了研究我特意去查了一下,比我高分的幾個同學他們的崗位報名人數都不多,還有一個報了這個只有30個人報名的鄉鎮崗位,所以不要以為你的崗位報名人數少就安全了,黑馬無處不在!接下來是具體科目的準備和一些資料的分享:
①行測
上面的分數比較大家都看到了,行測我學的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分數不高的原因是今年省考比較難,而我做題速度又偏慢,最后的定義判斷沒怎么做。這就涉及了做題順序,我的順序是:(圖形推理>數量關系>資料分析>言語理解>邏輯判斷(除了定義判斷,因為這部分我最不穩定)>常識(之后填答題卡)>定義判斷),圖形推理最先做是因為一開始的頭腦比較清醒,能靜下心來想規律,而常識和我比較不會的定義判斷后面做是因為不需要太集中的注意了和到了收卷前幾分鐘也不會慌,當然做題的順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可以自行調整。
沒時間全面復習的順序可以先按照(邏輯判斷>言語理解>資料分析>數量關系>常識)的順序復習,理由是前兩者需花費較高的時間來提高熟練度,而資料分析容易短時間內上手,數量和常識則是比較難復習和單位太廣。復習資料我是從搜百度盤上找的2016年的華圖名師精講班的免費資料(不是最新版的我覺得影響不大,每年講的都差不多,只有常識部分的時政有些更新),一邊跟著視頻課盡量掌握知識點,題目的話視頻課都有配套的講義,書的話還是建議買一本好(比較好翻閱知識點,都劃分好了,甚至可以找上一屆的學長學姐拿不要的書),華圖中公的都可以,講義不夠練習的話可以這樣:例如我考省考,我就用國考的題目來練手,可以不那么嚴格按照時間,也可以分模塊做,近幾年的真題要留到考前一個月進行模擬使用,我是考前20天的上午做了10套省考真題(1天作一套,第二天早上仔細核對答案,做好錯題筆記,第三天再作一套,第四天再對答案…)模擬的時候一定要帶個石英表,盡量還原真實場景。
關于做筆記的話在聽視頻課的時候把自己認為重要的點記在書上的相應位置,方便自己查閱就可以了,錯題筆記數量,資料,圖推我是分知識點記錯題的,考前就翻一翻錯題
邏輯判斷也差不多,言語就把自己遇到的題目不懂的近義詞用搜索搞懂記在錯題本上,
常識的話只能靠積累了,法律和歷史比較重要吧,考前留著一下兩大機構的微信號,有考前的時政總結免費給大家。數量關系有很多人都會放棄,其實大家錯題總結下來之后會發現每年都有幾個固定的知識點:工程問題,倍數的應用等,這些都是老套路了,10題對6題并不難,但是時間控制在15分鐘別強迫癥,拿走自己會的題就閃人,田忌賽馬在行測中還是比較重要的,哪個體型都一樣。
②申論
申論這部分不像行測那樣要一直全套模擬,我到考前也就模擬了三套題(因為公務員考試的答案是不對外公布的,申論這種開放性的題目更是不好完全盲目信任哪個機構的答案,行測也是,所以偶爾言語題和定義判斷不同機構會有爭議),之前一直都是跟著鐘君81講(2015年)的視頻做題的,寫在買試題贈送的方格紙上,一般是自己做一遍,對答案后修正,第二天再作一遍。
申論的視頻課我聽了挺多老師的,所以也走了不少彎路,最后覺得鐘君的視頻課聽完了就對了解的申論的大致全貌,然后又聽了一個不知名的老師的幾節公開課,他的套路是小題一樣來自原材料,但最好一個字都不要改,去掉定狀補語,以盡量少的字數作為答案(因為小題一般都有字數限制,一不小心就會超出),大作文他的套路是論點都來自材料(他的大作文課不是免費的,我是對他放出來的范文進行研究得出來的結論),結合鐘君的思路研究了三篇范文(務必要做了小題,看過所有材料后才會有深刻的理解),我省考的作文也是這樣的思路(不過大家還是要辯證地去學習申論,畢竟我只有一次申論高分),這些資料我都會在結尾分享到百度網盤中。
③面試
面試我之所以沒有去報線下課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我筆試領先了較多分以及有找了份工作保底比較有底氣(國考和省考分別在11月底和4月底,和找工作其實沖突不大,這樣在面試時也比較有底氣,大家可以協調一下,而且考上公務員是不需要違約金的),我報的是網絡課,通過類似喊麥的形式在網上答題,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成績是78.2分,后來我看了那天考試考生的成績,我這個還算中等成績,而且我覺得有待提高,我當時都只想到了兩點,答的內容不是很好,對手是81.2分,基本上是最高分了(差點被逆襲),我最后以0.25分的微弱優勢保持總分第一。我總結了兩點:1.講的時候最好不要有太明顯的停頓,我雖然講的內容不好,但是我那時語速比較快,不通順也強行講過去了,沒有停頓感;2.沒有內容的時候就一個點正著說一遍,反著說一遍,所以我只有兩個點也講得比較多了。
④體檢和政審以及公示
體檢和面試一樣,有兩次機會,不放心的話面試成績出來后去預體檢一下就行了,之后政審以及公示一般都沒問題,整個過程隔了挺久的,從6月17號面試到9月17號網上公示結束,我在家待了剛好三個月,體檢后其實可以去比較近的地方旅游了,之前注意下不要熬夜等小細節就可以了。
最后,我復習用的行測和申論等資料以百度網盤的形式分享給大家了,祝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鏈接:http://pan.baidu.com/s/1bpB6bP9 密碼:i0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