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一個早晨,坐公交去火車站。我在公交車上通常不是看書就是睡覺,這么多年倒也沒有坐過站的經(jīng)歷。那天大概是太疲憊了,直到幾個男生拍了拍我肩膀,才發(fā)現(xiàn)車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停在終點站,人已經(jīng)走空,幾個男生嬉嬉笑笑地走在最后。慌忙收拾行李,下車,檢票,進站,最后睡眼惺忪地在站臺等車。
站住的功夫,看見隔壁隊伍兩個人,好像就是在車上叫醒我的那波人。我躲過了對視,挺不好意思。
通常陌生的交集到這里也就結(jié)束了。可是那一天,其中一個男生和我坐上了同一節(jié)車廂,而且下火車后我們又遇見了,隔著不遠的距離,差不多同時買到了地鐵票,等了同一趟地鐵,進了同一扇門,最后兩個人就站在扶桿的兩側(cè)。
烏泱的人潮里,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竟一路同行這么久。
我起了好奇心,他是誰,在義烏做什么,來這座城市做什么,有沒有聽說過我們樊登讀書會。我想,要不要打個招呼,“這么巧,一路都看到你”。
他顯然也早就注意到了我。塞著耳機,表情淡漠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卻又時不時打探地看向他。他也有些欲言又止。
最后他在我前一站下了車。
我們始終沒有開口。他走出地鐵,走入人海。
這不是一出小說,所以不會有后續(xù)。即使他再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也是認不出那天那個人的。
這么多年,也算走過一些路,坐過很多車,擦肩而過許多人。幾乎沒有什么旅途中的邂逅。
所以這一段經(jīng)歷,從睡得昏沉開始,就顯得有些脫軌。
讓我記憶深刻的并非遺憾,只是有些許感嘆: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一輩子可能也只是一站地鐵或是一頓飯,上一秒是巧合,下一秒就是錯過,但錯過了這輩子就再也見不到了。”
還想起另一個早晨,那天我很早就到了書店,進來一個男生,氣質(zhì)有些帥氣,看起來陽光有品。
他說他上海回臺州,在義烏轉(zhuǎn)車,有一上午的空余,在Lonely?Planet上看到“佛堂”古鎮(zhèn),就過來走走。大約是八九點,老街的店大多還沒開門,他逛了一會就到頭了,聽著有一些預(yù)期之外,但也沒覺得太失落。他在店里站了一會,我在柜臺后邊整理東西,邊不緊不慢同他說些古鎮(zhèn)的好。最后他說“謝謝,那我再去轉(zhuǎn)轉(zhuǎn)”。我說“好的,希望你喜歡這兒”。
我們都曾遇到過一些人,撩起我們莫名的好奇,或是未知的吸引,想要靠近一些,哪怕只是通訊錄里安靜的存在。
我想如果他再回來,我就問他要聯(lián)系方式。不過他沒有。古鎮(zhèn)睡醒后,所有痕跡如夢般褪去。
據(jù)說(只是據(jù)說)一個人平均每天會遇到1000個人左右。所以每天的人來人往并沒有什么意義。很多時候,一個人反復出現(xiàn)都不會吸引到我們的注意。
曾有一陣子,我忽然發(fā)現(xiàn)很多陌生人竟如此高頻地出現(xiàn)在我身邊。起先是注意到一件亮眼的衣服,然后中午、晚上...在不同的場合我都看到了那同一個人。利用這種注意力,又看到了更多“熟悉的陌生人”。
這種經(jīng)驗,仿佛掀開世界的一層層屏障,我們共享著同一時空,始終卻是在各自的生活里穿行。周圍的人,只是與我們并行的透明的存在。
日常生活里,這些屏障是對我們的保護。世界那么豐富,如果所有信息傾盆而下,我們是受不住的。每個人精力也始終有限,相遇和相知都需要交付能量,大概也會有數(shù)量的飽和。
過去的一年,我的微信多了上千好友。如今身邊,許多都是這一年多的新朋友。
我不喜歡人群,不喜歡熱烈的熱鬧。但我喜歡,在這個時代得以牽連的許多淡淡的關(guān)系。我們沒有多的往來,只是通過彼此的照片、文字,只言片語,感受著生活不同的棱面,分享書籍、小店,交談一些所長,感思。這樣的同頻很簡單也很富饒,尤其是某一點開始,帶來生活多米諾骨牌般的延展,很神奇。這
我感慨的是,每每意外交集后,衍生的那些故事。
尤其在書店后,來來往往數(shù)不清的人,辦了很多場活動,熟悉了一些喜歡的朋友。每次聽到那些相似又不同的感受,我都很開心,慶幸每一段或直白或生澀的開場和之后自然的發(fā)展。
開一家店,在我看來,就是漫不經(jīng)心又認真地等待遇見,收集一些相遇的或別處帶來的故事。
一家實在不起眼的古鎮(zhèn)書店,一個并不熱情的書店姑娘,讓這些故事顯得愈加珍貴。我細數(shù)身邊這些熟悉起來變得親切的每一個人,回憶他們從透明變得鮮活有溫度:錯過是無聲無息的日常,遇見是天時地利的緣分。
多年前,在曼谷街頭,我坐上一輛公交車,司機大叔借著后視鏡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笑臉。想到偶遇這個主題時,那個笑臉還清晰地在我的記憶里。
其實我不知道我還會在小鎮(zhèn)書店停留多久。但我很感激這幾個月遇見的許多人,發(fā)生的許多事,所有溫熱的回憶。
我也想,這家書店能帶給更多人特別的際遇。就像哈利波特闖入的那個九又四分之三站臺。推門而入,也許這里的一年50本書,還有不知道哪一場活動,遇到的不知哪一位書友,就真切影響了你的生活。也許沒有那么大的能量,但留下了一份安靜的記憶,一陣寧靜的心情。我想,也不負相遇了。
2017年8月5日,在書店的第146天,有感而發(fā)。
我在佛堂古鎮(zhèn)老街中街38號,
等你,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