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發展的“浪漫→精確→綜合”的有機過程
——教師專業閱讀預習題作業
大部分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從師范時期的理論入手的,在教育教學中繼續學習,轉化為自己的教學經驗,這基本就是傳統教師的職業生涯,在這個過程中,往往容易造成理論于現實脫離的矛盾,從而影響有效教學。
本人作為一名師范類專業的學生,對這一點深有體會,以為自己在高校學習了一套專業的教育教學理論,到了學校參加工作后,就可以“大展拳腳”了。但實際并非如此,在高校學習的理論在實際教學中很難運用到,進入實際教學環節中,作為一名教師需要重新構建一套新的適合自己教學的實踐經驗與教學理論,教師要有自己的專業發展。如果停滯不前,不繼續學習,很難在教育上有所發展,對于教師這個職業也很快進入職業倦怠期。
新教育實驗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線性與非線性交替的過程,一個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乃至卓越教師,不僅僅需要漫長歲月的潛心修煉,也需要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遭遇”。“遭遇”在當時來說,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卻是教師專業發展一條良好的途徑。在教育教學中,我的“遭遇”應該比較多,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由于自己性格溫和,加上一張張娃娃臉的形象,在教學上,無論我如何用心教學,學生的成績還是沒有一點起色,更是得不到家長和學校的認可,心里頗為著急,要知道一個剛新入職的新教師,沒有可人的成績,在這個學校幾乎被判了“死刑”,直接影響著一個教師未來的發展。后來,在一次培訓中,記得有位老師說,一位愛讀書的老師,他的學生也不會差到哪里。我將這句話如獲至寶,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我又捧起了放下多時的書籍,果真,在讀了一部又一部的教育專著以后,發現教育還真的跟自己的理解不一樣,書中描繪的教育場景簡直就是理想中教育的樣子,而現實中的教育簡直讓人時時刻刻想要逃離。我知道,作為教師,我負有主要責任,找到原因后,又繼續深入讀了一些書,如:王君老師的《一位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班主任,青春萬歲——王君帶班之道》《王君與青春語文》《一路修行做老師》《一路修行做女人》《一路修行教作文》《青春課堂王君與語文教學情境創設藝術》等,我發現教育竟然如此美好,教育竟然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漸漸地,我發現通過閱讀后,我也開始或多或少的借鑒王君老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學生的成績一步一步有了起色,我頗為驚喜,仿佛淘到了教育的“第一桶金”,從此一頭扎進閱讀中。
在學生的成績得到提升以后,漸漸獲得了家長的認可,我以為自己的境遇能夠有所好轉,但是又碰到了更大的遭遇——校領導的不賞識。無論在教學和工作上我如何努力,各種評優都繞道而行。沒辦法,我只能安慰自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剛好也給了自己沉潛學習的一段時間,在漫長的三年里,我一直以讀書和寫作來釋放自己內心的委屈。其實,三年后的自己,通過讀書和寫作已經小有成就,我已經不再需要得到校長的認可了,因為漸漸地在更廣闊的范圍內被認可。可以說,三年前的那段日子是艱辛的,但正是那段“艱辛的日子”才促使自己走上了專業化道路。魏智淵老師說,這種“遭遇”,既可以導致原有經驗的突然飛升,也有可能導致原有經驗的突然逆轉即自我否定自我揚棄。幸運地是,我屬于前者。
除此之外,新教育實驗還認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必然要經歷一種“浪漫→精確→綜合”的有機過程,這個過程更為本質,也是教師必然要經歷的發展節奏。
浪漫階段,是事物以混沌的面目出現在學習者面前,學習者通過想象等浪漫的方式和這個事物游戲的階段,也是直接把握學習對象的階段。我想這個階段就是我盲目尋求教育的階段,這個階段目的性并不強,只是試探性的閱讀,根據自己的喜好尋求一些淺度舒適閱讀,也是專業發展的第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有三個特性,即豐富、驚奇和熱愛。豐富在這里指的是生活本身的豐富和閱讀的豐富,就是說要想擁有好的教育,教師必須形成對職業的熱愛。只有熱愛教育,教師對于教育本身才能有一種自發性的擁抱。初為人師的時候,對于學生和教材都充滿了好奇之心,雖然對于理論知識還不能完全建構,但是還在傾盡所有積蓄,讓課堂盡量變得生動有趣。好奇心也是有保質期的,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歷練以后,發現自己漸漸地有了職業倦怠,甚至喪失了對教育的熱情,其原因在于浪漫時期,涉獵太少,視野太窄,沒有了前行的動力。如何突破浪漫期的瓶頸,在我看來是專業閱讀。
經歷浪漫期之后,如果發展順利,就會步入專業發展第二個時期,即精確時期。精確階段,是建立在浪漫階段的基礎之上,對已經存在與頭腦中的活躍而混亂的思想精心有序地排列,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補充新的知識,以促進對原有知識的認識,對混亂散漫的知識進行分析,把朦朧的感覺化為清晰的認識,即一點一點地接受一種特定的分析事實的方法。教師的專業發展,也主要在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必須穿越許多理論,才能夠最終清晰而深刻地把握教育,理解自己的學科。這個階段要提防的是“狹隘”,切忌狹隘地認為“手拿錘子,看什么都是釘子”,要想在專業方面得到發展,就要修煉多種武器。
在精確階段,我在讀了王君老師的系列書籍以后,在掌握了一定的語文教學方法以后,我也漸漸地走進了其他的教育名師。先后讀了吳非老師的《不跪著教書》《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等;肖遠騎的《教育的天空》;萬瑋的《遭遇問題學生——問題學生的教育與轉化技巧》;肖培東的《我就想淺淺地教語文》;余映潮的《余映潮講語文》;董一菲老師的《尋找語文的詩意與遠方》;竇桂梅的《竇桂梅的閱讀課堂》;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自己培養自己》;于永正《我怎樣教語文》《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等。我開始學習理論知識并借鑒各位老師的方法,來自己解讀教材,對于語文課本更多地是依賴于專業書籍而非教案,其中我解讀的《開門即使春天——<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發表在《陜西教育》上。通過有目的地分析,將朦朧的感覺化為清晰的解讀。
綜合階段是專業發展的第三個時期,綜合階段,是指在精確期掌握系統知識后復歸浪漫,但又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能夠自由運用原理去解決問題的階段。達到這個階段意味著,教師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比較自覺的教育哲學,擁有了自己的默會知識,能夠合理地解釋和解決教育生活中的大部分問題。這個階段是比較難達到的,在我的教育教學中是一個長期需要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階段,要提防的是“封閉”,封閉會限制了自己的專業發展。許多教師之所以在教育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就是在專業上過早地封閉了自己,導致以自己的一套固定的程式,應對學生的一切問題。這樣的教學是有弊端的,既影響了自己專業的發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浪漫→精確→綜合”作為一種發展的有機過程,并不是簡單的線性的或者更迭出現的過程,而是比較復雜地交織在一起。每個階段,其實同時又都包含了“浪漫→精確→綜合”這一過程,每一個大的階段中,同時也包含了若干小的有機過程。無論在哪個時期,它們都貫穿于教師的專業發展的始終。
教師專業發展要經歷“浪漫→精確→綜合”過程,這三個階段沒有高下的區別,有時候浪漫階段做到專業閱讀,就有可能高于精確階段或綜合階段。理想的專業發展路徑是擁有足夠豐富的浪漫時期,并能夠進入足夠清晰和深邃的精確時期,最近進入足夠豐富和開放的綜合時期,形成足夠卓越的專業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我自己的專業成長中,回過頭來望也經歷了這三個階段,教育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階段,并不是達到了某個階段就停滯不前。知識是永無止境,教育也是如此,不隨著社會不斷變革、學生群體更新換代,要求教師也要在專業上不斷地發展自己,只有這樣,才會對學生問題、學科問題迅速做到鑒別反應,在教育教學上的游刃有余,這才是專業發展的最高境界。今后,我將在新網師的引領下,進入專業閱讀,不斷歷練成長自己。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