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彼此相愛的兩個人走在一起,本是令人羨慕的事情,有人窮其一生都未找到自己心靈的歸屬,有人窮其一生在寶馬車上哭泣,還有人在茫茫人海中苦苦追尋,45°角仰望天空:“我什么時候才能找到那個TA?”
在遇到TA之前,不妨先聊聊如何“守業”,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愛情也一樣,找一個合適的人并不太難,可是真正能走到最后的有多少?我們彼此相愛,我卻讓TA操控我們逐漸走向分手。
首先我們相信了一些錯誤的信念,被信念所操控,就容易帶領這段感情逐漸走向分手。愛情故事千千萬萬,而令無數人泣不成聲的分手故事中常常有這么一句話:
你一定會給我幸福的,對嗎? ? ? ?“當然,我一定……”
這句話所包含的信念----女生:他可以給我幸福,并且他一定會給我幸福。男生:我可以給她幸福,并且一定要給她幸福。
有的小盆友就說了,這么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會掀起多大的風浪?滔天大浪!
女方相信了,所以他們在一起,兩個人度過蜜月期后,女方不斷發朋友圈,寫日記,不斷加深這一條信念,仰天長嘯:“他真好,他真的可以給我幸福。”男方:“我給了她幸福。”在兄弟的鼓勵下,他的信念愈加堅定。
因為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也沒有兩個人的經歷完全一樣,當然也沒有兩個人的價值觀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在甜蜜期過了之后,難免會出現分歧,兩個人開始第一次爭吵,女:“昨晚那女的到底是誰?”男:“我說過很多遍了,是我爸爸的同學的女兒,我帶她來熟悉熟悉學校。”女:“到現在,你還不肯說實話”。男:“你怎么這么無理取鬧?”女哭著說:“現在你覺得我無理取鬧了?這么快就膩了是嗎?”
不論是因為什么原因吵架,讓女方不開心,大多數時候會有這么一個想法:“他說好給我幸福,卻沒給我幸福,他能給我幸福,卻沒給我”。這一場吵架因為在甜蜜期之后,與之前的成為鮮明的對比,所以就有了第一次的猜疑:“他是不是變了,他是不是不愛我了,他是不是.....”男方吵架時有憤怒,不滿,因為被誤會了,接著會有遷就和失落,因為-我能給她幸福,而我卻沒給,我答應過給她幸福,而我沒給。兩個人的辛苦由此開始.....
這是第一次吵架,卻不會是最后一次。這一個誤會本身沒什么大不了,但女方受到“他一定會給我幸福的”這條信念的影響,常常會把原因歸結到男方,而男方:“視照顧她的幸福為己任。”這就是,為什么基本上每次情侶吵架,都是男生在哄。
看到這里,我貌似已經看到女生舉起的拖鞋,聽到男生舉起爪子后的嚎叫,對啊,沒錯啊,就是嘛!冤枉啊,其實,我認為受害者更多的是女生,受傷害更大的也是女生。我們都是受害者,本身沒有對錯之分,而造成這個情況的根源是社會的一些傳統以及一些劇.....
在此之后,雙方各自回歸老巢,女方找閨蜜傾述,女閨蜜1:“就是,就是,現在沒一個男人靠的住的,你別理他了。”女閨蜜2:“也別這么說,之前你們不是挺好的嘛,過幾天就好了。”女閨蜜3:“我看啊,他要是認錯的話,你們就和好吧,要是不認錯,就當認清一個人吧,他不值得你浪費淚水和青春”。男方,當時可能很生氣,可是在事后,也一樣受這個信念的影響:“雖然說我被誤會了,但還是聽老司機小王的話好了---女人嘛,買點禮物哄哄就好了”
在事后,和好的時候,看似雨后天晴,其實這只是雙方累的開始,男更會因為要照顧對方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畢竟一句話說的好啊---我為了你什么都愿意付出,但正是這個“我是為了你好”,會給彼此帶來巨大的傷害。不僅丟掉了自己的幸福,更是給彼此帶來了傷害。說到底,是那條信念在操控我們。
這時女方潛意識意識到,這樣可以保護我---讓我少生氣,這是潛意識最重要的一個功能---保護。男方這時候雖然意識里:“我還要繼續照顧她,我一定要給她幸福。”但他的潛意識已經開啟保護機制,已經意識到,我在不斷受傷害,我不能再這么繼續下去,開始與女方的潛意識的信念對抗。
說到這里,不得不解釋下潛意識這個東西,我們都知道,我們腦中存在意識和潛意識,潛意識的力量比意識的力量大得多,而意識又是我們人區別于其他動物主要的一個東西,相互合作。而潛意識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保護我們不受到傷害。比如,我們在野外一看到老虎,我們產生恐懼,會睜大眼睛盡可能大的吸取周圍的信息,能量傳遞到四肢,以便戰斗或逃跑;又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們意識里明明知道那不是蛇,是井繩,卻仍然會害怕,這就是潛意識在自動的保護我們。回到上面,女方潛意識意識到:“當我生氣的時候,我可以用這個信念來讓他不再跟其他女生出去,這樣我就不會受到傷害,更少的生氣。”
所以男方潛意識覺得:“我得開啟保護。”雖然男生意識行為上還在為了照顧女生的幸福,而忍受一些他認為該忍受的事情,其實這樣只能是該解釋的沒有解釋清楚,因為哄的是情緒,問題仍然留在那里(錯把處理情緒當成解決問題是我們的傳統習慣之一,這個咱們以后會聊)
并且他的潛意識不斷加強保護機制,進而讓他覺得“累”,不斷加強這種“累”,只能是越來越累,越來越厭倦。
女方的潛意識發現越來越難保護自己,幸福感越來越弱,進而讓她覺得“你現在沒有給我幸福,你曾經給過我,而你現在沒給我,就是不愿意給我,你不愛我了......”
所以這是一個什么情況?男生越來越照顧不到對方的幸福,并感覺到越來越累。女方越來越感覺不到幸福,越來越覺得對方變了,不愛自己了。男方與女方的這個發展,誰先察覺這份痛苦并忍受不了,誰就先產生分手的念頭。
假如分手后,大多數都會繼續尋找下一個能支撐這條信念的人…
女方經歷多次可能會有這么一條新的信念:“原來沒有人能夠給我幸福,我不相信愛情。”所以注意到:愛情里,本該有人來照顧我的幸福,而我卻始終沒有得到,你本該給我,而你沒給。
的確,一直認為會有人來照顧自己,會有人給自己幸福,恍然間幾年過去了,一直走到最后才發現,原來沒有人能一直給我幸福,然而,這個世界早就不是當初那個世界了,習慣了依賴幸福的女生,這時候想要自己照顧自己的幸福就變得格外的吃力。所以,到最后,女生受的傷害更大。而至于是否相信愛情這個話題,咱們以后再聊。因為現在我們要開始拆除這條信念了……
2
當我們把信念換成我要照顧自己的幸福時,這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都解決了!
沒有人本應該要照顧我的人生幸福,即使ta愛我,或者ta是我的親人,我的人生幸福我可以自己照顧
沒有人能給我們一生的幸福,我們也做不到給別人一生的幸福。
因為人生痛苦是無法避免的,而當相信了幸福是由別人給的時候,不論是自己的錯還是對方的錯,原因總是被歸結為對方沒給我們幸福,或者我們沒給到ta幸福。最后就看不到事情的真相,也就解決不了矛盾。
看,當我們相信這個信念的時候,我們的情緒被這個信念所操控,我們的未來被這個信念所操控,而且方向是前往深淵。
有個朋友跟我討論時說,不管怎么樣,我就是覺得ta該照顧我啊,因為ta愛我啊,因為ta承諾過啊。我說,對啊,ta愛你,因為ta愛你,你就更要為彼此的未來考慮了--選擇哪個信念對彼此的未來更好?ta愛你,你就更不舍得維持一個錯誤的信念去破壞你們之間的感情了,對嗎?對的,ta承諾過,可是ta跟你一樣也是受害者啊。我們有權利選擇任何一個信念,只不過對我來說,哪一個信念,對我的人生有幫助,我就選擇哪一個。
當我們認為,我就應該照顧ta的幸福的時候,問問自己,我自己的幸福照顧到了嗎?我都不能完全照顧到自己的幸福,又怎能時時刻刻照顧到別人的幸福呢?
“我這么做是為你好”,這句話我們從小到大聽的不少,然而,我們真的覺得“好”了嗎?想想我們的父母,想想曾經為我們付出的人,是的,他們一心為我們好,但有時候我們未必感受的到,甚至有時會引起我們的不滿和憤怒。
這里當然不是說他們不好,而是說照顧別人的幸福不是那么簡單的,其中一個首要條件就是先照顧好自己的幸福。
我們知道我們跟快樂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充滿能量,很容易就被感染了;先照顧好自己的幸福,看似很自私,但卻真真正正的能照顧到他人,因為這不是自私,而是偉大的前提;而當我們跟一個不幸福,生活充滿抱怨的人在一起,我們會有什么感覺?感染我們的也是負能量。我們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去成全別人的幸福,看似很偉大、很有責任,但真的照顧到別人的幸福了嗎?這不是偉大、有責任,而是打著偉大和責任的名號去做了傷害彼此的事!
所以說,想要照顧別人的幸福,首先得照顧好自己的幸福!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別人的負責。
最后,想象一個場景,一百個人,圍成一個圈子手拉著手,每個人都對著旁邊的人說,我愿意為了照顧你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幸福,一個接著一個,到最后,只能是,你沒有給我你該給我的幸福,每一個人都很辛苦。
而當每個人都對著旁邊的人說,我愿意照顧你的幸福,但是我要先照顧好自己的幸福!這時候,會出現什么情況?每個人在照顧自己幸福的同時去照顧對方的幸福,因為本來就沒有別人就該照顧我這回事,而你照顧了我,這是我額外得到的照顧,我謝謝你,因為你讓我更幸福了,這時候,每個人都幸福。
當我們的愛情這樣時,就能更幸福長久
有部分朋友看到這里,還是感覺很不舒服,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這與我們傳統十幾二十年的價值觀相反--愛情中沒有人能給我一生幸福,這就好像拿走了你在愛情中獲得一生幸福的權利一樣。
假如這讓你不舒服,那么或許這篇文章已經提前讓你感覺到了擁有不合適的信念時,讓你在愛情中不舒服的感覺,而若在現實中經歷,這種不舒服絕對是翻倍的,甚至是痛苦的。
愛情沒有給你這個權利去獲得一生幸福,你認定有,而事實上沒有,在愛情中,你自然就辛苦了……
可以告訴自己:當我放棄這個信念的時候,我沒有放棄任何東西,恰好相反,這讓我看透愛情的本相,讓我的愛情更幸福美好。——沒有人能給我一生幸福,我要照顧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