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到底是什么?
我懷念小的時候,那時我們對于過年有滿滿的期待。期待過年穿新衣、吃美食、在家里大掃除、貼對聯(其實那時候更多是跟著父母搗搗亂)。過了除夕就是跟隨父母走親訪友,和家里的哥哥姐姐一起在大街小巷購買各種年貨和玩具,當然最開心的還有可以收到好多壓歲錢。
年味不僅僅于此,每個人對于年味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記憶。
我的小時候每年過年還可以收到姥姥親手做的棉鞋,老人家自己納鞋底,再選漂亮的畫布做鞋面,穿著姥姥的愛心棉鞋不論多冷的天都不會覺得腳冷。等到了正月初一,換上自己的新衣,走親訪友時在小伙伴中炫耀一下、順便接收大人的夸獎。
從臘月開始,家里就在準備各種吃食,架上爐子,搭起大炒鍋,做一些特色的炒米、翻餃子、麻果、白果等,而我們就等在旁邊等著吃最新鮮出鍋的各種小食。做完甜點和小食,接下來就是各種鹵味,豬頭面、小腸、牛肉、雞爪、海帶、豆腐絲、土豆、雞蛋等等。還有各種炸食,藕夾(有些地方叫藕合)、肉果、魚塊等等。從臘月起家里飄滿各種香味,這就是過年該有的樣子,這就是年味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能代表年味的還有讓人吐槽不已的春晚,曾經我因為春晚和老媽斗爭不斷,她堅持就應該看春晚,不看春晚不正常(她原話),而我就采取消極抵抗,堅決不看。現在想想,我的春晚就是和老媽的斗爭史。不過現在我已經不那么抵觸春晚了,畢竟還有手機和iPad可以上網,而且邊看春晚邊吐槽絕對是個樂事。
其實,離家多年,在外打拼,現在的我與其說珍惜年味,還不如說我懷念的是曾經的味道,每次回到老家都會拼命找尋各種家鄉小吃,走曾經的老路。我的年味就是我兒時的記憶,關于家和親人,以及過往的一切,所以我會更珍惜現在每一次回家,每一次與親人 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