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多年來,無論是在電視還是在網絡上看財經新聞,聽各路專家、各種精英講財經評論或時局分析,從他們嘴里隨便冒出的財經術語-----
什么金本位啦、石油美元啦、杠桿啦,GDP、GNP、PPP各種P啦;
什么這指數那指數,藍紅黑各種如蚯蚓狀彎彎拐拐的升降曲線啦;
什么美國佬利用自己的金融霸權優(yōu)勢滿世界薅羊毛啦,美聯儲一會兒加息一會兒量化寬松然后全球投資人神經高度緊張啦;
還有我大天朝跟這個國家或是那個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啦……
-----深感自己完全在地球節(jié)奏之外,被邊緣得連做個吃瓜群眾都不夠格,因為總是看得一臉懵逼,聽得云里霧里,不知所云。
然后就經常會傻逼兮兮地在心里仰天長問:
他們這些游戲到底是咋在玩兒的?
怎么玩兒得這么熱鬧啊?
以至于老在想-----
這些金融精英是不是腦子里長的肉都比咱高貴不少啊?
在他們看來或許是常識的東東,在咱這里怎么就高深到傷害腦細胞百轉千回也鬧不明白呢?
這令我很是郁悶了不少年,覺得人跟人之間差別真是大啊,啥都不懂,活該我等窮弱LOW萎遜。
然鵝,人總會有一點不甘心,老覺得,總得慢慢想辦法鬧懂哪怕一丟丟吧,不然死都不知咋死的,活著好沒勁哦。
于是,俺費勁地啃讀了各種不同觀點的書籍、文章,然后感覺有點明白了的樣子。
作為自己的一個學習心得記錄,茲嘗試形成一個系列,陸續(xù)輸出于此-----
- 02 -
美國這個國家,在地緣上-----
其東西兩側,分別都是茫茫大西洋與浩瀚太平洋。
你想跟它撕逼還得開著船經風歷浪趕三五個月的,等趕到了也精疲力盡上吐下瀉的,那還怎么開撕,明顯送死的節(jié)奏;
其南北方向,要么是人煙稀少的人畜無害的加拿大,要么是被來自盎格魯撒克遜強盜給揍怕了的墨西哥人,剩下的就是一些鼻屎大的小島國。
這樣一種地緣稟賦,在安全上不受任何強大威脅,給予了美國專心搞建設的穩(wěn)定而安全的社會環(huán)境,這個優(yōu)勢恐怕是舉世無雙。
所以,在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國大多數時間就是在隔岸觀火,自己的國土遠離戰(zhàn)火,而且跟交戰(zhàn)雙方都做軍火生意,發(fā)了大筆橫財。
而二戰(zhàn)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如英德法蘇日等本身就是戰(zhàn)場,都被砸得稀巴爛。
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戰(zhàn)爭這個機制-----你要買干仗的軍火,好啊,拿黃金來換;你要買我的物資,好啊,拿黃金來換!-----于是,幾乎全世界的黃金都流到了美國,山姆大叔因此積累了囊括全球75~80%的黃金儲備。
- 03 -
做買賣,比如你買100只面包,老扛著你自己家種的200斤土豆去交換,可不得累死么?不方便呀。
所以,為了方便交易,各國政府都以政權權威作為一種信用來源,用紙印刷出自己的貨幣在市場上實現各種貨物或服務交換,這就輕便省心了。
國與國之間搞貿易交換,用一張一張的紙作為財富計量手段,可是,這么多種貨幣,這又是馬克又是英鎊的、又是比索又是盧布的、又是各種朗甚至各種盾的
-----還是太繁瑣,而且很多國家或政權今天還在,說不定哪天就沒了,它那紙幣可不就是一張紙么?
-----這買賣做著,還是蠻鬧心。
那生意人到底用什么貨幣心里才覺得最踏實呢?
因為山姆大叔是首屈一指的大戶人家啊,他們家有最多的財富,政權極穩(wěn)定、安全保障又最高,用他家的紙幣做買賣,心里自然就最踏實、最有信心。
好比一個村子,跟最有錢的那戶人家搞賒賬、借貸什么的金錢往來才不那么擔心血本無歸,道理是一樣的。
而且,山姆大叔為了奪取世界霸主地位,還向全世界莊重承諾美元鎖定黃金,以換取美元國際貨幣的地位,進一步徹底毀掉前任霸主大英帝國。
這意思就相當于他跟全村人講:
大家放心使用我家印的美元紙幣哈,我可不是隨便印的,咱家地窖里擱著黃金呢,有多少黃金咱才按照一定比例印多少紙出來(比如1000美元對應于多少多少盎司的黃金),你們信不過咱的紙,但總應該信得過咱家?guī)炖锏慕鸸忾W閃的黃金啊。
這不,就進一步增強了地球村民們放心大膽使用山姆大叔家印刷的紙幣搞買賣的信心。
這就是美元的所謂“金本位”時代,美元的價值是跟黃金儲備掛鉤的。
于是,滿世界的買賣人就都用美元紙幣搞各種買賣了。
- 04 -
大家掙美元、搶美元、偷美元、花美元,江湖上三教九流都用美元,老婆孩子熱炕頭,日子就這么過著。
后來,一天,有個法國經濟學家吃完飯沒事兒干,偶然地一統(tǒng)計,他眼尖,發(fā)現一個事兒,那就是:
歐洲所有國家手里持有的美元足以購買美國所有的黃金。
于是他就納悶兒:
好像不對呀!
山姆大叔不是說你不亂印美元紙幣嗎?
不是說你的紙幣發(fā)行總量對應于你家地窖里黃金儲備總量的嗎?
那光咱歐洲人手里的美元就能換光你全部的黃金了,你自己家用的美元、亞洲人、非洲人、美洲人用的美元紙幣能換啥呢?
于是,歐洲人就下結論:
美國佬你可真壞呀,你們這明顯是在偷偷多印美元吶!印刷美元的紙不值錢呀,你用一塊錢成本印出來的100美元到全世界買米買面娶媳婦兒,你這是在坑人啊。
于是,法國挺有個性的總統(tǒng)戴高樂,他就高度警覺了,心想:
還是作為稀缺資源的黃金擱懷里踏實,美元紙幣那都是紙啊,揩屁眼兒還嗝人呢。
于是法國人就趕緊扛著自己家里成麻袋的美元,堅決要求美帝兌換成黃金然后運回國。
戴高樂這么一鬧騰,資本就如受精的鳥兒,產生了鳥群效應,大家紛紛效仿法國,排隊扛著滿麻袋的美元紙幣,要求美國兌換黃金,保護自己家的這點兒財產,可不能讓咱辛苦搶來的或流血流汗掙來的這點兒家當最后變成一堆廢紙啊。
美國佬心想:
這樣下去得壞事兒,大家要是都不相信我了,那以后在江湖上還咋混?
還是把大家召集起來好好商量下吧,好不容易攢下的好盤子可不能給弄毀了,那不白瞎了嗎?
- 05 -
于是,1944年7月,美國佬召集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說:
咱來商量個事兒,就立個江湖規(guī)矩,以后就按這套規(guī)矩玩兒,沒規(guī)矩了大家都沒得玩兒了不是?
于是,參加籌建聯合國的44國政府的代表來到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大家爭啊吵啊,鬧得不可開交,展開了力量博弈。
憑藉戰(zhàn)后美國擁有全球叁分之二黃金儲備和強大軍事實力的大國地位,參會的美國財政部助理部長哈里-懷特,展示了山姆大叔作為江湖老大的權威,力挫前“地球一哥”英國的核心代表、經濟學大師凱恩斯及江湖各方勢力,力主強化美元地位的提議。
于是,“懷特計劃”成為布雷頓森林會議最后通過決議的藍本, 最后形成了地球江湖的一套規(guī)矩:
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貨幣只有通過美元才能同黃金發(fā)生關系,都用一種統(tǒng)一貨幣搞貿易交換,大家都方便嘛,省得麻煩。
大家就左右上下權衡,你瞧瞧我、我瞅瞅你,然后大師兄說“山姆大叔說得對”,二師兄說“大師兄說得對”,三師兄說“對對對”,所有人都“嗯嗯嗯”。
從此,實際上幾乎所有國家,只要你去國際市場上跟人交換東西,大家就都得拿美元收賬付賬,于是各國政府必須得努力拿自家的東西去跟山姆大叔購買美元紙幣儲備著,不然在地球村根本寸步難行。
就這樣,美元在國際經濟來往中取得了中心地位,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也實質性成為黃金的“等價物”,起世界貨幣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山姆大叔還以自己在江湖上最強權威,通過各種談判搞了個關稅總協定,按照美國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形成一套以外匯自由化、資本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為主要內容的覆蓋地球江湖的多邊經濟制度。
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
由此,整個地球就進入了美國經濟霸權體制的時代。
PS:還有后續(xù)內容, 歡迎拍磚,歡迎探討,若覺有價值,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