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福是什么?
答:幸福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情感體驗。
注:幸福與快感不同。快感是一種肉體感覺,幸福是一種精神感覺。快感本質上是由激素產生。假如人沒有了肉身,就無法分泌激素,自然也就無法產生快感。但幸福感卻不受影響,因為它是精神層面的感覺。所以雖然有很多藥物可以暫時讓人產生快感,但過后卻只會帶來更大的空虛感。因為藥物產生的快感是肉體層面的,與幸福感并無增益。相反卻會因為失去快感而相對感到更加空虛。
2.幸福是如何產生的?
幸福與人生意義類似,本質上是人類自娛的一種方式。
先由環境(父母親朋,文化風俗等)和自我在或有意或無意的狀態下給幸福設定一個標線。當達到標線時,幸福就產生了。這條標線也并非一成不變。當原來的標線已經達到,有的人就會重新設立一個更高的標線。而當設定的標線過高,總也無法達到時,有的人就會降低這個標線。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給自己設立這樣一條標線,既然沒有標線,那么他們也無謂幸福不幸福。
3.如何才能幸福?
增強自己達到標線所需的能力,或把標線設立得合理一些。
4.幸福的衡量
幸福感=(當下標線╱幸福標線)×100%
5.幸福可以長久嗎?
快感無法長久,因為它本質是一種藥物,而人體具有抗藥性(適應性)。
幸福感本質是意識與潛意識、理性與感性契合共振而形成的情感體驗。所以能否長久幸福還要看你的潛意識中幸福標線在達成以后是否會繼續上升,以及能否長久維持當下已經取得的成果。但概括來說,幸福是很難長久的,但它比快感要長得多,或許也會比剩下的壽命還長,那你不就幸福到老了嗎?
從哲學上來講,幸福與否是有條件的,所以它注定無法永久。信仰可以長久,為什么?因為信仰是無條件的,不以任何外在變化為轉移。幸福如果要永久,那么它也必須是無條件的。可是有無條件地幸福嗎?不管得失成敗,你都感到幸福?如果真的這樣,那么只能說——你潛意識里并沒有那么一條幸福標線,那么這就回到了第二個問題:既然你連幸福標線都沒有,那么也就無謂幸福不幸福了——你超越了幸福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