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看的書是日本整理教主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這本書,從出版到現在,風靡全球幾十個國家。她的整理魔法,叫“一旦整理,就不會變亂”的整理方法——教我們按照心動的標準選擇物品,按照先丟東西,后收納的順序,按照物品類別,進行一次性、短期、完善的整理,讓我們通過整理,找到怦然心動的幸福人生。
這本書教會甚至顛覆了我們傳統的整理觀念。實際上,我們的居住的幸福度,和房子的大小、新舊、租或買、貴賤都沒有關系,只和住在里面的人有關。
一套價值幾十成百萬的房子,裝滿了各種垃圾。這難道不是人生最大的浪費嗎?怎么辦呢?
一、先整理好你自己的物品,再整理公共的物品。
二、屬于你的,并且要丟棄的物品,先裝進袋子里,等家人不注意的時候,再拿到小區的回收站。
三、屬于老人家的東西,如果不占用你的空間,就不要去干涉,尊重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如果他們的東西占用了你的空間,而且東西又不常用的,幫他們收拾好,裝進袋子,放在的他們房間的柜子高處,既不占常用的地,又不用擔心老人家嘮叨。
至于孩子的東西嘛,那就需要你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教育孩子整理和收納了,或者,由他去吧。
那這么大一個家,應該從哪里開始?作者說,順序很重要。
第一,整理衣服。
第二,整理書籍、文件和生活品。
第三、整理紀念品,包括照片啊,情書之類的。
最后,是廚房。
整理收納的順序是:先丟棄,再整理,后收納。
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把某一類物品——比如衣服集中到一處,然后,先把不心動的、不喜歡的、壞了的、幾乎不會再用到的,丟!別擔心“萬一”要用怎么辦?如果萬一,你也會有替代方案的。
第一類要整理的是衣服。把你自己所有、每一個角落的衣服,一件不落的集中到一個地方,床也好,大廳的地毯也好。
然后,先從非當季的來判斷去留,也就是先從夏天的衣服開始吧。每一件衣服,一定要拿在手上感受,或穿上試一試,才知道“心動”或不心動。不心動的,放一邊,心動的,放在另一邊。
放棄那些很喜歡但又穿不下的衣服吧,你的身材,回不去了。就算有一天身材回去了,你也可以買到更合身的。對于去年夏天你一次都沒有穿過的衣服,說再見吧,你今年的夏天,也不會再穿了。
接著按照上面的動作,整理當季的衣服,內衣、內褲、襪子、帽子、鞋子、包包、小配飾等。
接下來就是收納了。
衣服的收納,有兩種方式,一是掛式收納,二是折疊收納。
正確的折疊方式是什么樣的呢?
按照花卷的方式,折疊成長方體,收納在抽屜中。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
第一個好處是,當你拿任何一件衣服的時候,其他的衣服,都穩穩的呆在原地,不會出現崩塌。
第二個好處是,不會出現那種壓在下面的衣服,拿出來的時候皺巴巴的,這樣的收納方式,就算皺一點,稍稍弄一下就好了。
掛式的收納,把握從左到右,從長到短,從淺到深的原則。衣柜的右邊下方,還可以放個行李箱或者小的五斗柜之類的。
內衣、襪子、包包、鞋子、化妝品怎么收納呢?
女生的內衣,是最嬌貴的,所以,一定不能折疊成菠蘿包哦,要豎著放,才不會變形。
內褲也是按照衣服的折疊方式,卷成一個小花卷,放進收納盒里。
襪子,千萬不要卷成個土豆,襪子要卷成花卷一樣,豎著放進去,這樣襪子就得到了很好的休息,才能更好的為你服務。
化妝品,買一個收納盒,估計也不夠你用吧,還是要舍棄那些過期的,不喜歡的。買一個新的,就要丟一個舊的,這樣也控制了你亂買一堆東西回來。
小飾品的收納,你可以買一個收納袋,掛在門的后面或者衣柜的門里面,很方便拿到,又能一目了然里面是什么東西。
鞋子的收納,就按照平常的就可以了。因為,我們出門和進門,都是比較趕時間或者不夠耐心的時候,每增加一個小動作,都能讓你瞬間放棄把鞋子放好的念頭。
包包的收納,最好是有托底的收納空間,不建議用掛起來的方式。平常包包的帶子承重夠辛苦的了,回到家,還不給休息一下,它會罷工的喲!
當你把你的、老公的、孩子的衣服整理收納好之后,接下來,才開始做第二類,書籍的整理。同樣的方法,把所有的書籍擺在地上。必須先強調,不要翻開任何一本書去判斷去留,一旦翻開,你今天就不用干活了。
如果你的書很多,就分成四類,再開始判斷去留。分別是:一般書籍、參考書等實用書籍、照片集等鑒賞類書籍、雜志類書籍四種。如果你的書并不多于100本以上,就不用分類了。
第一種,已經讀過的書,可以丟了。因為,你幾乎不會再去看第二次。
第二種,沒有讀過的書,如果超過1年,你都沒有去碰它們,丟。你不會再讀的。
哪些書該留?就是你經常要翻閱查詢的工具書。
如果你一年只能讀10本書,你就留10本左右的就好了。擁有書,并不代表就擁有了知識。
幾乎所有的文件都可以扔了。報紙、雜志、講座資料、信用卡消費明細、電子產品說明書,賀卡、工資條……你不會再去看一眼的。
接下來講生活小物品。什么旅行試用裝啊、免費的街頭小禮品啊、別人送的禮品,要么拆開使用,要么送人。電子產品和手機的包裝盒、不知道是什么的電線、衣服備用扣啊、壞了的電視機,都可以通通扔了。你選擇什么樣的物品在你身邊,就是選擇了什么樣的生活。
作者把紀念品放在第三類,是因為,我們很容易在收拾紀念品的時候,追憶過去,感慨萬千,這是最難舍棄的一類,所以放在最后,放在最后也是要丟,丟,丟。
最后一點作者提醒的就是,不要瘋狂的囤貨,廁所紙,買了一年的量,牙膏、牙刷什么的,都能占據幾個大柜子。這太可怕。
當你不斷整理,到最后,你會發現,自己只需要擁有適量的生活品,就可以活得很好。這就是幸福的狀態。
接下來講最后一類——廚房。廚房主要是整理小物件。分成——吃飯的工具、做飯的工具、還有食品。
一樣的,還是先把所有物件拿出來,不心動的就丟棄,一年都沒有用過的那些工具,丟了吧。明年,你也不會再用,比如沖動買回來的烘焙機啊、酸奶機啊什么的。
然后,按照廚房區分“水性”和“火性”的空間來放東西,水槽下方的柜子,放那些不怕潮濕的鍋啊、不常用的工具呀;灶臺下方的柜子,相對比較干燥,可以放那些調料啊、干貨。如果廚房有吊柜,吊柜上面最好放有把手的透明收納罐,方便取用。
柜子下方的收納,最好抽屜式的,一推一拉,非常方便,做飯的人心情也更好。
最后,說到廚房的垃圾桶,千萬不要為了美觀,放到水槽下方的柜子里,垃圾桶,還是放出來,及時清理吧。
你要相信,那些被你丟棄的物品,最終一定會找到屬于它的歸宿。
在丟棄物品的過程中,有幾個原則需要注意
第一,別讓你的家人看見你丟棄的物品,她們會因為覺得太可惜,幫你收藏起來。也不要把你丟棄的東西送給家人,這跟沒丟一樣。
第二,對不會整理收納的家人,你只需要以身作則就好,不要去教她們。
第三,對丟不出手的物品,跟它們說一聲謝謝(謝謝你陪我這么久)。
第四,不要一邊整理一邊放音樂或者學習得到。
第五,千萬不要一邊整理收納,一邊打掃。等你整理收納完,再進行打掃。
第六,最后留下來的物品,要好好珍惜和對待它們。
你可能有一點疑惑,就是收納好了,過一段時間又亂了,怎么辦?那就一定要注意這個原則——只有設定物品的固定位置,才有“物歸原位”的習慣。比如:同一類物品放置在同一處收納,不要分散。如果是和家人一起住,根據家人的情況來劃分空間,每個人要有專屬空間。
還有就是不要隨意買收納用品,要問清楚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嗎?還是為了收納而收納?
如果一定要買收納工具,遵循這三個原則:統一顏色(最好白色) ,同一尺寸(方便疊加),長方形(收納更多選擇)。
收納方式原則是——能豎著就別橫著,能上墻就別放桌面上(刀具除外)。
也許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幸福生活從整理小家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