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享
2、興趣:
只有主動地去做一件事,才是真正的興趣,玩游戲、看小說和看電影等等,這些都是被動的全神貫注,因為他們的設計者們不惜一切“掠奪他人的注意力”,讓人們上癮。
只有養花、畫畫、彈琴等這些,對人類有益的,才是主動的全神貫注。在這些興趣中,“必須刻意練習才能獲得進步的技能”,一方面,對元認知能力有所幫助;另一方面,自己也會享受它們帶來的幸福生活。
3、反思:
認清情緒的來源,就是在調用元認知能力。最近我也會反思自己情緒發生的原由,通過簡單的分析思考,才覺得那根本就不是事,可能有的時候會一根筋,陷入沒必要的煩惱。了解鬧情緒的背后動機后,也更清晰的認識了自己。
笑來老師提到三種放松的方式:閱讀、親近大自然和獨處。我自己回憶下,也覺得確實如此。每當自己閱讀的時候,感覺心是格外的平靜,整個身心放松下來的感覺相當美妙;看到美麗的花花草草,自己和世界融為一體;寫日記是自己獨處的最好方式,喜歡這樣的生活。
這兩周對元認知能力的認識,加深了自己日常生活做事的了解,讓我明白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做好,并且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方式方法,一定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比如說:吃飯就應該好好地吃,細嚼慢咽;鍛煉身體要進行拉伸等熱身運動;看書要找到一個相對獨立安靜的環境。每一件事都在合適的環境中做好,刻意的要求自己,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享受帶來的美好,自己也會不自覺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經過這樣的反復訓練,大腦和身體也會有記憶,讓自己終生受益。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有的時候會讓人受挫或者不適應,甚至看不到效果,但正是我們度過了舒適區,跳出了瓶頸期,才會發生質的變化,只需要耐心、耐心和耐心!
反思自己有的時候過于著急,這件事還沒做完就想著做另一件事,并沒好好享受做當下事情的快樂,希望有所改變,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