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歌暫別影視去求學的消息刷遍朋友圈。
去年,他就曾在微博寫下“如果我能夠有機會踏踏實實地學習、沉淀,我愿意放下眼前的所有”。如今,他真的這么做了。
也許,經歷過生死的他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許,這是為了走的更長久的“知止而后行”,但在喧囂的娛樂圈,激流勇退不僅要智慧,更需要底氣。
始于顏值,陷于演技
2005年,顏值巔峰的胡歌走進《仙劍奇俠傳》,一部劇就奠定了“古裝男神”的地位。那個鮮衣怒馬的翩翩少年,那個伴紅顏仗劍走江湖的熱血俠客,讓多少觀眾“一見逍遙誤終身”。
然而,一年之后,命運就跟胡歌開了個玩笑,一場車禍讓他重傷,光臉部就縫了近二十針。
當我們猜想這場意外是否會撞碎他的演員夢時,胡歌堅定地回應“都死過一次,還有什么可害怕的”?
再次歸來,在《生活啟示錄》中,他化身電腦工程師,與閆妮飾演的于小強上演樸實動人的姐弟戀。在《偽裝者》中,他首嘗諜戰片,文戲深情武戲扛虐,演活了雙面特工明臺。在《瑯琊榜》中,他用發自肺腑的崇敬和極富感染力的深情詮釋了溫潤儒雅、智勇絕倫的“麒麟之才”梅長蘇。
……
每一個形象都是熒屏經典。
是天賦,更是功夫
1982年出生的胡歌,14歲就成為上海教育電視臺的小主持人,23歲飾演的李逍遙更成為永遠的經典。作為當時首屈一指的“小鮮肉”,胡歌那張迷倒萬千少女的臉簡直就是老天爺賞飯吃。但在《仙劍一》之后的十年,他卻一直努力擺脫過早的“定型”,更把車禍意外當做上帝的恩賜。
他閱讀、寫作、攝影、旅行。感慨“回不去的容顏,求不來的蛻變”,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豐盈自己的思想,打磨自己的演技。
在《偽裝者》中,胡歌的動作戲均親自上陣,跳窗、爬樓、近身肉搏等高難度動作全部漂亮地完成。
在《瑯琊榜》中,他熟讀小說原著,為記下又長又多而且半文半白的臺詞,甚至出現了“肌肉記憶”。
……
他的形象逐漸豐滿起來,不再是只有皮囊的明星,而是有思想有靈魂的演員。
名利二字太小,絕非先生格局
當大部分人都認為胡歌應該趁著《偽裝者》、《瑯琊榜》的火爆,趁熱打鐵多接幾部作品、多拿幾個代言、多上幾個通告時,他卻在近日宣布暫別影視圈,也許真的應了梅長蘇的那句臺詞“名利二字太小,絕非先生格局”。
從少年成名的風光無限到千錘百煉后的蛻變與升華,胡歌無疑是當前最炙手可熱的男演員,但他卻放棄太多觸手可得的名利:居高不下的人氣、賺錢圈粉的綜藝、進軍大銀幕的時機。
也許,一別經年,粉絲數量真的會下降,但是胡歌這樣的人,會被觀眾一直放在心里。
他樂觀開朗。面對破相的危險,談笑風生,說“如果我眼睛瞎了,還可以去演柯鎮惡。破相了,演梅超風還不用化妝”。
他詼諧機智。微訪談中,有人提問是否車禍后整容,他回答“是植皮,丑是丑了點,但是都是原裝的”。
他低調內斂。出道之后鮮有緋聞,只顧踏實工作,是娛樂圈出了名的模范生。
他潔身自好。近乎潔癖地選擇劇本,追求完美地磨礪演技,向著戲骨的方向不斷邁進。
他才華橫溢。熱愛旅游攝影,文字溫潤謙和,更被邀請為中英旅游形象大使。
他尊師重道。獲評金鷹視帝上臺領獎時,他特意走到李雪健面前,彎腰握住前輩的雙手,真誠謙卑地說“受之有愧”。
他知恩圖報。成名之后,英皇、華誼多少大公司向他拋出橄欖枝,真愛粉留言苦勸他跳槽,但銘記唐人的恩情,他一報答就是十年。
他重情重義。2006年車禍帶走了同事張冕,他把《射雕》的全部片酬都用來建希望小學,名字就取為“張冕苗圃希望小學”。
……
反觀如今浮躁的娛樂圈,“小鮮肉”們只看顏值、不看演技,只拼IP、不拼實力,只管炒作、不管創作……
胡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男神。
正如木心先生所言,“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找我。如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的歸真返璞”。
我們相信,暫時的離開是為了更好的歸來,沉淀是為了再出發。
胡歌,我們等你回來。
最后,用男神的一段話和大家共勉:“人生在世,應無所住。如果年輕,追著風走;如果相信,跟著愛走;如果可以,隨著心走;如果留戀,帶著夢走;如果沒有如果,也不該停留”。
原創推薦:
原創文字/翟桃子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