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驟降,水房門前的地面被一塊兒冰覆蓋了,正好擋住了去教室的路。
我小心翼翼的沿著冰面的邊緣,不敢快走一步,更不敢邁大步,恐怕摔倒。我倒不是怕摔倒丟臉,而是怕我這把骨頭承受不起摔倒了。
可是,這塊兒小小的冰面竟然成了學生們的“樂園”。下課去衛生間的學生們得意地在冰面上滑行,旋轉,蹦跳,好像是一朵朵綻開的花,又好似輕盈起舞的鳥。
我不能不感慨青春無敵。
青春就是不怕摔倒。走不穩可以滑行,站不住可以起飛,即便摔倒了也可以一骨碌爬起來,拍拍塵土繼續前進。
青春不怕摔跤,絕不僅僅是因為有柔的膝,韌的骨,更是因為有敢于挑戰的意志和勇氣。想起張愛玲的那篇《非走不可的彎路》,彎路雖然坎坷,或許碰壁,或許摔跤,或許…但是青春喜歡,因為青春擁有“隱形的翅膀”,這雙隱形的翅膀可以帶著青春“飛過絕望”。
青春就是喜歡去挑戰。青春就在挑戰中成長成熟,豐富堅強。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里說:“使之奇偉瑰觀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罕至焉。”而青春就是要挑戰險遠之境,攀登非常之觀,在“人之罕至”之地寫下青春的誓言。
青春就是不喜歡循規蹈矩,就是喜歡不走尋常路,在不尋常中尋找有趣,尋找新意,以輕快的腳步去開拓新的人生路。
青春就是充滿樂觀。青春總會在萎靡中發現振奮,于枯燥中尋找到樂趣。冰面本是前行的障礙,是路途上的危險。可是青春卻以無畏之態舞出絢麗之姿,以熾熱之心化險為夷。
青春就是擁有無限的想象力。明明就是一小塊兒薄薄的冰面,青春卻能將之想象成冰場,把它當成自己“炫技”的舞臺,而且“炫”得那樣投入,“炫”得那樣精彩。
塞繆爾·厄爾曼在他的散文《青春》里說:“青春氣貫長虹,勇銳蓋過怯弱,進取壓倒茍安。”同學們,你們也說過:“青春需要一場出走——出走畏懼,出走舒適,出走憂郁。”原來青春就是對生命發自內心的無限熱愛和深刻內省。
滿心忐忑地走過冰面,站在教室門口微笑地看著跑跑跳跳的孩子們。看著他們以正活潑好動的年齡卻能整日坐在教室里專心學習,看著他們面對繁難的學業有了啃硬骨的精神,看著他們面對落差不再一味的氣餒而是想方設法改變,看著他們面對成績學會了謙虛,看著他們更懂了自律,看著他們有了更堅定的信念…更想著自己能每天和這群青春的孩子們相伴,讓自己也能浸染在青春的氣息里,真好!
這也是一種冰上的青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