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離開賓館和同伴乘坐1路公交車去了市中心,遠遠地看見巍然肅立的鐘鼓樓。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遠觀而近看。突然想到東起古長安的鐘樓鼓樓,絲綢之路設立郡縣的地方比如武威張掖酒泉等市中心依然保留著鐘鼓樓,只為見證古絲綢之路的鼎盛輝煌。
吃完當地特色小面,然后乘坐8路公交去國家級濕地公園。當地的同學介紹說是“大濕地”,與高臺黑水等連成一片,故有此一說。當地有“半城蘆葦半城塔”的說法,可見蘆葦也是城中一道靚麗風景。
1小時左右離開濕地公園我們臨時決定去平山湖大峽谷。
平山湖大峽谷景區距離張掖市區56公里。我們就聯系在當地某所大學教書的同學,相約一起同游大峽谷。喜出望外,同學開車,司機兼導游,我們到達景區,車程大約1小時。
進了景區大門,搭乘觀光車去往核心景區觀景。車在路上走,人在畫中游。
人在大自然面前,總是顯得卑微渺小。
平山湖大峽谷從一號觀景臺遠遠望去,仿佛奔騰狂嘯的海水,洶涌澎拜,一浪推一浪。近處是紅色砂礫巖形成的峭拔的山峰,峰頂有一位佇立守望千年萬年的將軍。沿著棧道,繞過山峰,突然發現在一片波瀾起伏的大海上帆船中兩情相悅的一對情侶相對無言站成了永恒。海已枯,石不爛。其他觀景臺那里也是生動有趣的傳奇,堅硬的巖石都是柔弱動人的故事。
走完3個觀景臺我們順著陡峭的臺階往谷底走。曲曲折折高高低低,進到谷底路很狹窄,有的地方只能鉆石縫才能通過。
大峽谷經過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的紅色砂巖,形成了陡峭的山峰。從谷底走過,看巨幅壁畫。有的壁立千仞如刀砍斧削,有的布滿圓形洞穴有如大大小小排列的神龕,有的錯落成奇巖怪石形態各異,組合有序。數十公里的路程,是一幅幅粗獷豪放的油彩畫。看不完拍不夠。
平山湖大峽谷在數十萬年或者更遠的時候是一片蔚藍的大海,柔波蕩漾也罷,風吹浪打也好,細碎的沙礫就是昔日容顏。滄海桑田,今日風化剝蝕,形成無比堅硬的石峰石壁。
堅硬與柔若,山湖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