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聽了兩場線上課,群里珍珠姐關于演講的分享,以及朋友記憶大師的記憶課。
分別說一說。
關于記憶力的訓練,許多人都說腦力是天生的,但也有更多人說記憶力是可以訓練的。看完最強大腦之后,我就聽到了更多關于后者的說法,因為王峰、李威這些記憶大師們不止一次的提到過自己當初也是普通人,通過訓練才擁有了驚人的記憶力。
而這兩天,我也通過訓練,成功的在短時間內記住了圓周率后50位數字——這在原來是絕對難以想象的——直到現在都沒忘。
方法呢?很簡單,就是把那些數字賦予不同的意義,通過其他意向來代替,在腦中想象出這些具體意向的場景,穿起來就好了。
比如:3.14159265358979323846
記憶的方法就是把14 15...每兩位都分開,14就記成鑰匙,15就記成鸚鵡,以此類推,把這些詞語串成一句故事,雖然有點不倫不類,但只要相信自己的想象力就可以。
對,就是相信自己的想象力。更要相信自己。
當老師提出幾分鐘之內背誦這些數字時,沒有人相信自己可以,而掌握方法之后,真的實現了。
所以,能力=腦子+方法+訓練。
關于自信,也就說道了珍珠姐做的關于演講的演講。
珍珠姐當年是一位學霸,本科碩士博士都是在一所學校完成,因為本科畢業之后的學業都是保送的。能夠被稱為學霸的人,當然不只是考試很牛,而是學習能力很牛。
珍珠姐就是這樣一位牛人。她講到自己第一次分享的經歷,也講到了分享的重要性,這些都堅定了我也要學著去分享的信念。
分享的前提就是自信,相信自己可以。
在珍珠姐第一次提出讓大家分享時,我其實挺不認同的,覺得自己每天寫寫字就足夠了,但是忽然發現每天寫幾百字似乎已經成了自己的舒適區,我已經不愿意走出這鍋溫水了!
而用語音分享自己的內容,第一反應就是“我有什么可分享的?如果我有得分享,我還用在這苦逼的學習看書寫字嗎?”
但是珍珠姐提到,可以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識,自己喜歡的興趣,自己正在學習的內容——一場分享下來,受益最大的就是分享者本人。
現在我還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將什么,但是回頭看看自己這一年來的成長,又覺得自己要說的話很多,絮絮叨叨一年多,已經說了三十多萬字了。
不管怎么說,信心建立起來之后,就是確定主題,然后積累素材,列出提綱,豐滿內容,最后多加練習——跟記憶圓周率是一樣的。
最后,記下一點,分享的時候要多跟聽眾互動——就像珍珠姐讓大家打出數字1和2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