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上睜開眼睛的那一刻開始,我們一天的生活似乎就再也離不開手機。
我們知道不應該如此迷戀手機,但又總是無法擺脫。
于是,我們便在掙扎、慌張與內疚中度過一整天。
早上剛起床,你打開手機,刷刷微博,看看最新的新聞消息,內心卻在告訴自己,趕緊起床,不然會遲到了。
出門走在路上,你拿著手機聊微信,內心又有個聲音在告訴你,不要玩了,注意行人和車輛。
到了辦公室,工作沒多久,你便忍不住拿起手機,刷一刷朋友圈,心里面安慰自己,看完這次更新我就開始工作;工作沒做完,你在心里暗下決心,明天上班一定不玩手機。
或者到了教室開始上課,你掏出手機看小說,心里又害怕被老師發現,被同學鄙視;下課了,你很內疚,快考試了,我依然什么都沒有學到。
中午吃飯,你不自覺地拿著手機,邊吃東西邊聊QQ和微信,卻不與身邊的同事言談,其實你心里知道那很尷尬,你不想,卻又控制不住。
下班回家,你本應該與父母或者心愛的他(或她),分享自己一天的心情和工作,可你的手機已經在你手上了,你不會拋棄它;本應該很熱鬧的家里,卻異常冷清,你無奈嘆息卻依舊無所改變。
躺在床上準備休息時,你雙手抱著手機,開始這一天的最后一次刷微博和朋友圈,你的內心無數次地告誡過自己,應該睡覺了,要休息了,你也在心中無數次地告訴自己,刷完這一次我就會去睡;結果,幾個小時后,你戴上了熊貓眼但依然沒有睡去
……
我們的一天,在不停地玩手機與不斷地心理掙扎之間,來回徘徊。
不過,豌豆今天突然發現,這其中,居然存在著一個“真空”地帶,我們可以心安理得地玩手機,卻不需要內疚,也不需要掙扎。
什么時候呢?
走進衛生間,身體進行新陳代謝的時候。
那個時刻,是一天中最輕松、最無需掙扎的時刻。你玩著手機,不在需要心中的另一個自己提醒你應該做什么;你不需要再找什么借口來安慰自己,從而讓自己玩手機變得看起來合理。
衛生間成了你這一天的臨時避風港,它讓你可以躲避來自內心的譴責與不滿。
于是,你不自覺地,會在里面待上很長時間,至少比以前要長。這其實是以前的你所無法容忍的,但現在你卻這樣做了。
為什么骯臟、充滿異味的衛生間,成了讓我們覺得最輕松,愿意多待一會的特殊空間呢?
因為我們在自己身處的干凈、熱鬧、充滿生機的世界里,關上了自己的心門。在那個門里面,有無數的激情、友善和活力在吶喊著要走出來,可我們卻因為封閉了太久,沒有勇氣去打開。
其實我們心靈的避風港,應該在我們的親人那里,在我們的朋友之間,在我們所處的這個友好的世界。
所以,是時候給它搬個家了。
你問我,如何發現在衛生間玩手機時不會有內疚與掙扎的。
我剛剛拿著手機從衛生間出來。
作者:小豌豆,一顆畢業于哲學專業,愛碼字的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