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
1.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出口強勁回升才是上半年經濟持續超預期的核心動力,當前歐美私人部門已出現重新加杠桿跡象,使得外需回升具備了中長期邏輯,我國出口改善將持續較長時間。
2. 河北省委召開全省第五次縣(市、區)委書記工作交流會,省委書記趙克志強調,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穩扎穩打抓好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有序推進冬奧會籌辦工作。
3. 中國新聞網: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表示,資產證券化將是中國政府定向加杠桿的工具,“通過證券化的門檻、負面清單的設置,配合國家提倡的‘三去一降一補’,將杠桿加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將市場資金從高耗能、高污染、低效能的產業流向綠色、環保、普惠、PPP等國家需要的領域。”
4. 經濟參考報:業內人士表示,盡管8月物價漲幅擴大,但未來通脹仍將維持低位水平,物價不會持續大幅攀升,物價波動對貨幣政策也不會構成較大影響。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健中性基調。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走勢的變化為貨幣政策工具選擇提供了更大空間,降準成為可能的政策選項。
公開市場
1. 央行上周五不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單日無投放也無回籠資金。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本周(9月8日-15日)央行公開市場有1100億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到周五分別到期400億、0、700億、0、0;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此外,本周六(9月16日)將有1135億MLF到期,恰逢周末將順延到下周一(9月18日)到期。
銀行理財
1. 中國證券報:某上市公司高管指出,上市公司理財資金規模顯著增長與實體萎靡、傳統行業不景氣有關。此外,銀行對公貸款和理財產品收益率"雙高"助推上市公司理財資金規模爆發式增長。業內人士指出,銀行貸款給上市公司時經常會變相銷售理財產品,即提高貸款額度,并要求公司將超出部分購買理財產品。
2.據銀監會近日發布的二季度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64萬億元,較上季末增加56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與上季末持平,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平穩。
3. 消息稱央行將自9月11日起外匯風險準備金從20%調整為0。華泰證券宏觀團隊指出,央行外匯管理政策將轉變為MPA考核,風險準備金變得不那么重要,短期人民幣匯率仍將在均衡水平上雙向波動。
4. 國內第三方交易平臺國交網9月8日發布公告稱,暫停所有幣種交易。據媒體8日晚間報道稱,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
基金理財
1、一財網:隨著養老金頂層制度設計進入關鍵時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養老金專業委員會也在日前成立。據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養老金專業委員會由來自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資管、保險資管、銀行托管及基金銷售部門的22名高級管理人員組成。
2. 券商中國:按流動性新規的要求,多只公募基金臨時決定暫緩發行。據悉,這些新基金重新發行大概需要完成"三步走":即先完成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文件的修改,并將合同修改對照表、暫停銷售的公告及相關紅頭文件向證監會提交備案;取得托管行的無異議函;將以上資料提交之后等待證監會的同意后,再重啟基金發行。
3. 經濟參考報: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認為,FOF是養老金入市非常好的形式。在FOF最發達的美國市場,FOF基金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也主要是受益于美國養老金制度的一系列變革以及廣大的機構資金進入市場。
4. 繼富達、瑞銀之后,富敦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獲得基金業協會下發的第三張外商獨資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這也是首家獲得該資格的亞洲基金管理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資私募備案登記的政策已經明確,未來將有更多境外私募機構與資本大佬進入中國內地市場。
債市綜述
1. 上周五,債市上漲勢頭有所收斂,市場關注明日CPI和PPI。期債高開后平穩走高收紅,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12收盤漲0.26%報95.155元,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12收盤漲0.15%報97.730元。現券收益率下行勢頭有所收斂,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170210收益率下行1.84bp報4.3125%,早盤一度下行3.59bp最低觸及4.2950%;10年期國債活躍券170018收益率下行1.25bp報3.6025%,早盤一度下行2bp,最低觸及3.5950%。央行暫停逆回購操作,不改流動性好轉趨勢,主要回購利率多數下跌,IRS震蕩下行。交易員稱,債市未有明確趨勢方向前,機構多以波段操作為主,關注明日將公布的8月CPI和PPI。
2. 上周五,貨幣市場利率漲跌不一。銀行間同業拆借1天期品種報2.6371%,跌0.24個基點;7天期報2.9786%,跌0.08個基點。銀行間質押式回購1天期品種報2.5970%,跌1.46個基點;7天期報2.8282%,漲0.41個基點。
3. 上周五,流動性較昨日有所改善,短端品種跌幅小幅擴大,長端品種終結全線上漲且漲幅收窄,顯示市場資金預期改善。隔夜Shibor跌0.46bp報2.6360%,7天Shibor跌0.36bp報2.8023%,14天期Shibor跌0.22bp報3.7088%,Shibor1個月及以上品種終結全線上漲且漲幅收窄。
研報精粹
1. 東方固收:總體來看,CPI年內上行壓力不大(下半年通脹中樞在1.6%左右),但中長期存在隱憂;僅考慮基數,2018年上半年通脹上升到2.5%,考慮一些因素后通脹上半年破2.7%-2.8%。
2. 鄧海清:CPI全年高點已現,債牛趨勢確定性仍強;盡管8月CPI、PPI通脹數據超市場預期,但高基數效應將導致未來通脹數據逐月回落,同時政府犧牲中下游利潤、人為制造高通脹的可能性較低,通脹數據超預期最多導致債市短期波動,而不會改變下半年債券市場牛市趨勢。
3. 中信固收明明點評8月通脹數據:季節性擾動推高通脹,高基數和弱需求有利未來通脹回落;總的來說,外需難以依靠,內需也難大幅好轉,下半年基本面仍存下行壓力;堅持10年期國債收益率3.6%的頂部中樞判斷不變。
4. 國君固收:出口遭遇升值阻力,債市欠人民幣一次上漲;8月外匯占款大概率已經轉正,這一趨勢也有望延續至9月,此前央行在公開市場的“鷹派操作”掩蓋了這一變化,如果央行的態度轉向中性,來自匯率的“隱藏利好”將逐漸顯現出來,債市反彈有望延續。
5. 海通姜超:從貨幣政策操作來看,央行繼續“削峰填谷”,避免資金面大幅波動的同時,利率中樞仍維持在高位,緊平衡態度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