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
記2019年8月15日:
- 出門忘記帶公交卡,需要外出
- 發現手機后蓋開膠,下周出差
- 因為以上兩個發現導致的慌張,把每天出門都帶著的晴雨傘落在了公交上
- 找地方修手機,去的地方不熟、離地鐵站很遠,中午冒著大太陽找路
- 好巧不巧,修完手機趕上了下雨,先躲雨,因為著急又冒雨趕路
-
終于回到辦公室的時候,已經精疲力盡,才反應過來手機新換的電池怎么感覺和之前用的一樣,隱約覺得可能被坑
圖片發自簡書App
阿Q精神
當這樣波折的一天以加班到九點結束的時候,內心竟然很平靜,這一刻有點感覺到自己確實成長了。
- 雖然沒帶公交卡,但是幸好有零錢,可以支付車票錢
- 雖然手機壞了,但是還算很快修好,沒有耽誤自己使用
- 雖然晴雨傘丟了,但其實之前已經感覺舊了想換,正好給了自己機會
- 雖然趕上了下雨,但是時間不長,也不算太大,自己沒有變落湯雞
- 雖然感覺被坑,但是讓自己下定決心升級系統,以后可以手機刷公交了
“阿Q精神”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自我安慰的精神,學者概括為:就是阿Q的自嘲、自解,自我陶醉等種種表現。簡言之,是使用精神勝利法進行自我安慰,或者即刻忘卻。
——百度百科
要說阿Q嘛其實也不算啦,但是能夠讓自己感覺好一些為什么不呢?借用易仁永澄老師有關注意力的觀點,干嘛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有多“倒霉”上呢,事情已經發生了,埋怨自己還是他人都不能夠讓情況變好,反而只會因為不佳的情緒付出更多,所以就把“不愉快”留在發生的那一刻,用接來下的時間逆風翻盤才對呀。
置之死地而后生
被連番轟炸到精疲力盡竟然還給自己帶來了一點好處,體力不支又要完成既定工作怎么辦?重新思考了新增工作的完成標準,之前一直拖拖拉拉,抱著一定要做出可以寫成案例的標準準備,期待能夠做出好的個案是很好的,但也要看看自己手上的牌贏面有多大,也就是說自己接手的個案服務是否具備條件成為好的案例,不得不說成功到可以成為好案例的個案確實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否則不是每年都能夠有無數的個案案例冒出來了。如果個案不具備條件,比如沒有需求又或者暫時無力解決,那就不要強迫自己把個案做成案例或者說范本,在個案工作的其他方面總結經驗進行產出也可以成為自己期待收獲的成果。就像易仁永澄老師無數次強調過的輸出,之所以用輸出這個相對抽象的詞,就是因為輸出不僅僅是一篇文章、一門課程這些一下子就能想到的東西,所以在個案服務當中的產出也不用局限在做好具體服務、寫出好案例上,比如自己最近整理的社會救助政策,形成一本社會救助政策導覽手冊/一本通也是很有用的,或者是救助系統臺賬怎么填怎么看的指導,再或者個案入戶怎么談、問題分析怎么寫、這些自己在開展服務和填寫服務表格時感覺最難下手的地方,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之類的,雖然感覺對職業發展最有效的是出好案例,但是在更大層面的個人成長方面看也算自己有收獲了,不也是挺好的一件事。
調整了自己對新增工作的期待、重新認識了新增工作可以進行產出的內容后,在面對工作任務時也輕松多了,即使身體很疲憊但是效率并不低,終于開始推進之前一直拖延的事情了,內心還是有點小開心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