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
很多人知道它重要,
卻不那么容易做到,
成功怎會如此簡單,
答案并非只有一種,
也許,
深究其背后的本質,
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
為期半個月的奧運盛典已落下帷幕,在這場全球狂歡的體育盛宴中,你關注的焦點是什么?是菲爾普斯的23金、林李大戰、巴西奧運足球的突破、乒乓球的天下無敵、男女體操隊的滑鐵盧、承辦方巴西鬧出的種種烏龍、中國國旗錯誤事件、裁判黑哨事件……還是其它什么?不同的人一定會有不同的感觸。但這其中有一場勝利聚焦了廣泛關注,并在很短的時間內霸屏朋友圈,這就是——中國女排奪冠!
作為最近一屆大賽的冠軍球隊出征里約,想必不少球迷們早已開始夢想著姑娘們奪冠的模樣。但小組賽的表現并不盡人意,在對陣兩屆奧運冠軍巴西時,多少人基本已經從內心宣告中國女排的出局,因為在大家看來,我們很多年沒在大賽中贏過巴西了。甚至還有人認為,我們之所以在2015年的世界杯能奪冠,也是由于巴西未參賽。但,結果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們3:2贏了對手,接著力克小組賽中逆轉我們的荷蘭隊,進入決賽。決賽的對手,是曾在小組賽中以3:0橫掃我們的塞爾維亞隊,他們隊中還有兩名世界級的主攻大炮,正是其火力兇猛,才讓我們在小組賽中快速敗下陣來。可中國女排再次向世人展現驚奇,以3:1的比分,兵不血刃的戰勝對手,時隔12年再次贏得奧運冠軍!
大家在歡慶勝利之時,有不少人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中國女排低開高走,最終獲得金牌?在女排奪冠之后的央視采訪中,記者總有意無意提到“女排精神”,希望隊員們回答的內容也能出現“女排精神“的字眼。女排打贏巴西隊,記者采訪郎平時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我們能贏下這場比賽就是靠意志品質。
這樣的話似乎是在經歷比賽的艱難、贏得最終勝果之后,采訪人與被采訪人經常說的一句套話。聽起來似乎沒錯,但細細想想總覺得少了些什么?中國男籃應該有意志品質吧,要不就不會在亞錦賽上殺出重圍,直接拿到亞洲唯一一張直通里約的門票,可為什么卻在奧運比賽中,五場比賽盡墨,場均輸29.6分,籃板輸14個,助攻輸11.6次,失誤多達4次,投籃少10次。那失敗的原因究竟在哪?
回味郎平在戰勝巴西之后說的話,或許就能明白其中的緣由。“不要因為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是的,技術過硬是基本條件,在沒有基本條件的支撐下,意志品質也就是一道心靈雞湯罷了。最后聽聽郎平另一段采訪內容:其實我很少和她們(年輕隊員)說老女排。對于球員的塑造,我覺得不是靠講故事或者什么心靈雞湯能解決的,關鍵還是從平時的訓練中就嚴格要求。另外,還有男籃核心、跟美國夢之隊比賽、拿下25分的易建聯也曾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說:一些年輕球員需要放平心態,接受一些嚴厲的批評。以后的路真的要埋頭苦練。苦練什么?當然是科學訓練打球的基礎技術及球場上快速應變技術。
僅僅強調女排精神,算不算是將成功簡單化、卻不愿探究背后的本質呢?
同樣的思考,也獻給我們的HR們,賽場與職場都是一樣的戰場。很多HR覺得人力資源從業者日子艱難、憋屈、委屈,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樣的苦逼勁兒已經不僅僅是打雞血、喝雞湯就能解決問題的事兒了,為什么?因為成功真的不僅僅是只能靠精神力量那么簡單。
那么,如果不談精神,我們談些什么?
1、HR專業知識認知
你真的了解HR嗎?HR真的是六大模塊嗎?它的本質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話將他們說清楚嗎?招聘各項環節中,哪個環節是解開所有問題的關鍵點?為什么企業內部組織的培訓總無法令員工與高層滿意?培訓的根源是什么?績效管理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績效管理實施的條件與基礎是什么?薪酬管理中,促使其內部公平性的崗位評估究竟要評估什么內容?誰來評估?一個不合格的員工是直接辭退好,還是要按勞動合同法操作,怎么做才是最小的損失?人力資源究竟如何做才能得到有效推進與實施,關鍵著眼點是什么?……諸如此類的專業知識你思考過嗎?研究過嗎?估計大部分HR還是處于有事做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階段。而這些內容正好是HR日常工作中面對的知識,必須要完全掌握。正如打排球,你要知道什么是三米違例、背飛、雙快、時間差、勾手飄球、探頭球等知識;也要了解排球是否可以用腳觸球、標志桿的作用是什么,男女排網球高度各是多少一樣,掌握這些內容,才有可能在規則上運用好技術,實現目標。
2、不斷實踐,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認知、掌握HR專業知識后,也還只是知道某項技術,沒能轉化為技能,還不一定能真正解決現實問題。球場上的情況是多變的,排球不可能按設想的路徑飛來,等著做好技術要領動作后,穩當的回擊。賽場中,排球更多時候是在意想不到的狀態下飛面而來,在這種情況下,只有經過反復訓練下形成的下意識動作,才能處理好排球,使其平穩過渡,進而獲取往返的機會。如果大家看過乒乓球比賽就能知道,當對方快速扣球,乒乓高手們不論此球會不會出界,總會下意識去做出反應:出拍。同樣的,HR不斷地面試,就能產生直覺,對方回答的內容是否真實;內部培訓師不斷上臺培訓,也就不會再因膽怯而頭腦空白;績效專員不斷分析指標與年度業績目標的關系、工作重點內容,就能知道哪些崗位的KPI指標才能真正起作用……所以,只有不斷的訓練、反應處理需應變的事件,真正幫到企業發展、業務增長,才能突破HR現如今不被員工及企業看重的困局。
3、多方交流,取長補短
技術雖好,但不知道外界環境及技術發展現狀,就會容易形成閉門造車的局面,如同中國男籃的某些球星,在國內賽場上橫著走,CBA各項技術統計數據均是十分了得,可到了國際賽場后才發現,全面啞火。也只有經歷過NBA洗禮,并且在返回國內比賽后,每年夏天還返美訓練的易建聯能跟國際球員抗衡,他也最終得到NBA傳統強隊湖人隊的青睞,簽訂了重返NBA打球的合同。所以說,在認知專業知識、不斷訓練為技能之后,還需要多跟同行交流,取長補短,保證技能的先進性,才能在快速發展的新經濟時代,站穩腳跟,起到HR應有的作用。
最后,我想說的是,精神是力量,技術是武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