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在微博閑逛的時候,突然看到一首詩,清新,美好,我一下子就被打動了。我順著鏈接一級一級地找上去,就看到了“陸蘇的落花流水”的微博,認識了陸蘇。
陸蘇寫詩和散文,她既不多產(chǎn),也不知名。在百度百科里她的信息,只有寥寥幾行:
陸蘇,女、1970年生。浙江富陽人。1990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中文系作家班,后又畢業(yè)于中央黨校行政管理函授班。1992年起在浙江省富陽市文聯(lián)工作。1988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長于詩歌、散文。200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出版有詩集《薔薇詩箋》、《蘋果之愛》,散文集《云亦無心》、《重歸一朵山花的寧靜》、《小心輕放的光陰》、《把日子過成詩》、《向暖而生》等,最新作品《我想要的生活》。
我卻覺得,一個真正沉下心來寫作的作者,是應該如此寂然的。作家麥家說過,真正的作家“無名前,要守得住寂寞。成名后,要守得住名利的誘惑。”“作家需要孤獨,整天像名人一樣滿世界跑,遍地開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怎么可能有沉淀的思想。”
陸蘇就是一個能沉得下心來,守得住寂寞的作者。除了工作和寫作,她的生活中就只有“在小小的村莊和家人一起柴米油鹽地靜美一隅。”
陸蘇在城里努力上班5天,換得2天自在歡喜的鄉(xiāng)下草本時光,這2天就是她“和美好的一切在一起”的日子。雖然她是一位喜歡把生活過成詩的人,但她也是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她說:“生活的衣食住行是需要買單的,買書也是需要支付寶賬戶的。想要的生活需要很久的堅持和努力。想要的生活不會從天而降或是深情款款的等著我,而是要有能力去費心拾掇經(jīng)營。”
這樣真實的陸蘇對詩和遠方也有自己的理解,她說:“我們的心態(tài)和努力程度決定了生活是詩還是茍且,而不是地理距離”。她希望通過寫作的方式抵達自己的內心,通過文字為自己創(chuàng)造一小方桃花源。在庸常的日子里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熱愛一切觸手可及的美好。
用文字翻譯鄉(xiāng)村的聲音,是陸蘇最美妙的創(chuàng)作。小村里樹葉鼓掌的聲音,花苞靜夜里花拆的聲音,莊稼骨頭拔節(jié)的聲音,雨滴在荷葉上滾來滾去的聲音,雪珠子踮腳走過傍晚的聲音,小鳥上早課的聲音,小狗們互道晚安的聲音……
陸蘇說,所有這里草本的、木本的、肉本的聲音,都是她寫作的母語,她的寫作是對這些美妙的聲音的一種翻譯。
摘錄幾首我喜歡的陸蘇的詩:
微笑
還在路上的白雪
說好要來的黃酒
擦得錚亮的銀碗
火爐上向暖小跑的銅壺
飯桌上低眉安坐的木筷
門楣上屏住呼吸的高興
花樹上明媚彎腰的春天
這微笑的黃昏
這歡喜的良辰
開窗等雪
點燈等暖
心安
微風吹滅花香
黑夜藏起方向
夜行的人
心安是唯一的光
花事
挑了一個好天
安排屋前花事
給櫻桃花斟酒
給李子花奉茶
給柳枝水袖
給流水絲竹
暖風卷簾
春天開門
零下6度
空氣很脆
陽光很薄
相約白頭的書簡
梅花初見的屋檐
好像碰什么都會碎
好像想起一個人也會
在我的心里
在最溫暖的地方
你還好嗎
每一天
每天去睡前
和墻邊的薔薇道別
和院角的茉莉道別
和地上的腳印道別
和灶膛的灰燼道別
最后對你說“愛你”
你是我的完美句號
一天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