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一天來發個這個。咱們來說說為什么閱讀?讀書可以說是讓我們豐富閱歷,充實精神世界的最廉價的方式。
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影響著你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看問題的角度。
再往實際了說,多讀點書你人生選擇只會越多越豐富。
為了推動更多人去閱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5年正式確定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100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如今,閱讀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體驗,現在的自己也是開始在閱讀。同樣兒童閱讀也成為了最受家長重視的一種教育方式。
以閱讀的力量,為孩子的未來賦予多種多樣的可能。讀書不僅能提高孩子日常的語言能力,還能鍛煉孩子的寫作能力。
查詢的部分數據,大家可以看看:
在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81.3%。
從成年國民對各類出版物閱讀量的考察看,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0本,高于2019年的4.65本。
從成年國民傾向的閱讀形式來看,2020年,有43.4%的成年國民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比2019年的36.7%上升了6.7個百分點。
對未成年人圖書閱讀量的分析發現,2020年我國14—17周歲青少年課外圖書的人均閱讀量最大,為13.07本,高于2019年的12.79本。
0—8周歲兒童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0.02本,高于2019年的9.54本。
9—13周歲少年兒童人均圖書閱讀量為9.63本,高于2019年的9.33本。
對親子早期閱讀行為的分析發現,2020年我國0—8周歲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占71.7%。
在0—8周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家長平均每天花25.81分鐘陪孩子讀書,較2019年的24.98分鐘增加了0.83分鐘。
在過去的一年中,圖書行業電商滲透率已接近60%,但仍有大量新興閱讀群體的需求未被充分滿足。
閱讀,像空氣與水般不可或缺
閱讀之所以重要,并非是因為它能在某一個時刻深深地影響你,而在于當你需要它時,它時時刻刻都在。
閱讀像春雨,總是在悄然間滲透進不同年齡、身份、處境的人的生活中,并帶去知識、快樂與陪伴,潤物細無聲。
在閱讀中,我們思考、體悟、汲取、收獲,從而更加堅定了對閱讀的渴求,也讓我們更加確信,盡管在數字時代便利與快樂唾手可得,但閱讀依舊是一種質樸、厚重、堅不可摧的快樂源泉。
今天是屬于“讀書人”的日子,但其實,只要你隨時開卷,今天便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日子,而每一天,都是屬于“閱讀新勢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