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紅樓夢》第二回智通寺里煮粥的老僧嗎?
曹雪芹對他的描寫是:即聾且昏,齒落舍鈍,答非所問。
年少時,讀到曹雪芹對老僧如此出神入化的描述,我被曹雪芹簡練又極有畫面感的語言深深地吸引。
隨著年齡的增長,伴隨多年來對《紅樓夢》的酷愛,我越來越覺得這個老僧不簡單。設定賈雨村穿過“智通寺”并且遇見煮粥老僧的場景,是曹雪芹用心良苦的安排,智通寺就是賈雨村的太幻虛境,可惜賈雨村與賈寶玉一樣,都沒有從各自所遇的太幻虛境里大徹大悟。之后,賈雨村在官場上陷入萬丈深淵,賈寶玉在溫柔富貴鄉中體味著人生短暫的榮華與富貴!
暫且不聊賈寶玉,只從賈雨村說起。
賈雨村是“生于末世”的窮儒,受甄士隱資助,進京趕考獲得官位,但不到一年就被人參了一本,被朝廷革職,原文如下:
《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反復閱讀,看不出賈雨村有什么實質的罪名,我猜想,自持清高的賈雨村被革職的原因,無非是不熟悉官場規則,被官場的險惡“游戲”了出去!
當然,真正讓賈雨村開啟官路成長的,是后來應天府“薛潘豪奴打死馮淵”一案,他在門子的指點下,露出了自私、貪婪又狡詐的一面,他那狡詐以及貪婪的本性在后來的官場中得到土壤,日益壯大,賈雨村才成了后來的賈雨村,這里暫不細說。
第一次被革職后的賈雨村做了林如海女兒林黛玉的家庭教師,一日閑逛,在山環水旋后的一個茂林深竹之處,看到一個門巷傾頹,墻垣朽敗的廟宇,明曰“智通寺”,門口有一付對聯引起賈雨村的注意: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那賈雨村看了,認為這個對聯文雖淺近,其意卻深刻。這副對聯立刻引起了曾游過些名山大剎,有一定見識的賈雨村的高度關注,他猜想寫這個對聯的一定是個翻過筋斗來的超人,立意要進去尋個究竟。
結果,賈雨村沒有找到他心里想見的超人,卻看到一個龍鐘老僧在那里煮粥。賈雨村眼里那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所答非所問。因此雨村極不耐煩的離開,繼續往前。
這一次的離開,賈雨村繼續前行,遇上了冷子興,在冷子興的點撥下,賈雨村第二次走向官場,并逐步在爾虞我詐的官場環境中蛻變,最終成了賈寶玉眼里討厭的惡人賈雨村!
穿越智通寺的賈雨村,走向混亂,漸漸地徹底蛻變了,由一個不熟悉官場的志高才俊的優質青年,變成一個婪成性,狼心狗肺的官場達人!
最后的下場不難預料!
脂硯齋曾經反復提醒讀者,《紅樓夢》中每一個文字都重要至極,每一個文字背后都有深意。
在上海工作期間,我在西藏路買了一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脂硯齋可以說對智通寺這一節的批語極其詳細,而且用詞極振聾發聵,請看一部分如下:
《“誰為智者又誰能通?一嘆!
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卻是為余一喝!一部書之總批。……
畢竟雨村還是俗眼,只能識得阿鳳寶玉黛玉等,未覺之先,卻不識得既證之后……”》
下面我分析一下脂硯齋的這幾句評語。
誰為智者又誰能通?就是在拷問誰為智者,誰為通者?怎樣是智,怎樣是通?智通寺命名之深意在于此。
“先為寧榮諸人當頭一喝”,賈雨村進入智通寺,最先看到的那副“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的對聯,最早是對寧榮二府諸人的當頭一喝,但賈府正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這樣的棒喝斷不能使之幡然醒悟。以致“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最終成為以賈府為代表的四大家族走向敗亡的原因的最完美解釋!
即便到死,也剩余有用不完的財富,此時還不收手,繼續貪贓枉法,等到無路可走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是喚醒世人的警語,是《紅樓夢》全書的伏讖,可惜世人大部分都與賈雨村一樣,不過凡人俗眼,不能被這振聾發聵的話驚醒,過去和當代均如此!
已經被革職一次的賈雨村口口聲聲讀這副“身后有余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對聯的場景,是不是非常可笑又耐人尋味?
賈雨村讀不出這副對聯的內涵,曹雪芹接著又安排他見一個真正的高人,智且通的老僧。
賈雨村眼中這位煮粥的老僧,即聾且昏,齒落蛇鈍,答非所問,因此賈雨村極不耐煩的地離開了。
殊不知,即聾且昏,是再也不想聽到人世間是是非非的話語;齒落舌鈍,是再也不想說亂哄哄的你下臺我登場的人和事。答非所問,不過是你賈雨村和像賈雨村一樣的俗人聽不懂的歇語罷了!
這個老僧才是看破了紅塵,熔斷了人世間一切雜念的即智又通的世外高人,是賈雨村要尋的翻跟頭來的,但是,遺憾的是他的出現并沒有警醒賈雨村,賈雨村與安貧樂道背到而馳,最終因嫌紫莽長,致使枷鎖扛,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深淵!
2020.11.18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