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黑夜時間,只有在黑夜中仿佛才擁有了時間。我躺在宿舍的床上,冥想著,思緒又回到了中學時代,那段太過匆促又滿含青春淚水的時光……
為什么總對中學時代"戀戀不忘"呢?因為小學要留著下篇寫,大學正在體驗,還沒有完整地體驗,寫不了所有的感受。唯有中學,這個完整而又讓人無可奈何的階段,適合我把它輕輕地道出來。
若要說到初中,那斷層式的記憶恐怕要從初三開始。離了巢的小鷹要學會開始自己飛了,只可惜到現在還是會戀巢。
先放一首小詩,是林語堂的。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在高中的同學那里第一次看到。至于為什么要擺上它——只是很久之前它被放在了這里,那就由著它在這里吧。
孤獨這兩個字 拆開來看
有孩童 有瓜果 有小犬 有蝴蝶
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
人情味十足
稚兒擎瓜柳棚下
細犬逐蝶窄巷中
人間繁華多笑語
惟我空余兩鬢風
孩童水果貓狗飛蝶當然熱鬧
可都和你無關
這就叫孤獨
——林語堂
放這段話并不是悶騷少年為了表達自己的孤獨或者是不被人理解,只是單純地認為自己很孤僻。人群孤獨癥。簡單來說,是一種想和別人接觸,又排斥別人的心理。有些無所事事的狀態,又渴望做出一番成績來,聽上去是不是很扯淡。扯...蛋。
好了,這次聽聽我初三開始的故事。
從初三轉學回去直至高考結束前的最后一個學期,我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宿舍或者鎮上的樓房里度過的。初中的記憶,大多是和那座樓房有關的,還有奶奶鄉下的老房子。轉學這個事情,是因我而起,當時我哭鬧著要轉回老家上學,緣起初二美術課上美術老師說我們老家的高考比這邊的高考要容易多了,升入好大學的幾率更大,老師曾經的某某同學就是這樣云云……而那時,辦公室聽見我暗戀的一個男生也要轉回老家了,那個我會爬在教室門前的欄桿的另一頭,偷瞄的那個男孩,要走了。兩件事湊在一起,我回家向父母抗議著回去的事。但這件事他們則以回去后沒有人照顧我為由,暫且擱下了。天真的我,還爛漫地以為,只要我回去了,他們一定會隨著我一起回去,不會拋下我獨自回去。至少,會有一個人,和我一起回去。可我,究竟是太不明事理。離了巢的小鳥跌跌撞撞,流了一肚子的眼淚。事情的轉折來自小學的班主任,陰差陽錯地我就轉學了。
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我只身回去了。出于對新鮮環境的好奇和還未褪去的興奮感,一開始的初三生活并沒有多少的不適。高強的適應能力也讓我很快融入進去,在這里,我也遇見了和我關系好了四年的大菇子。
傻傻的那時候,整天也沒有什么傷感,只是止不住的想念母親。在轉學回去之前總是和母親很親,覺得父親不近人情,直到現在還若有若無地有所疏遠。回去的初三,第一感覺是學校建筑怎么那么low...很有小學的感覺(不過它現在確實成為了一所小學分校區,哈哈哈哈哈哈)只不過每天在食堂吃或者回去自己下一碗面條(有肉)。在食堂吃,一肉一素花上五元錢已經很好了。記得第一次去食堂,看見有個牌子上寫著七元,我便問,來一份七塊的飯,食堂的叔叔用一種一點點錯愕的神情看著我,好像在說,五元已經夠你吃的了。
那好的,五元來一份。
除了教室稍稍更加老家化了點,其他沒有什么不適應。第一次月考考了班上第十,并列的。實力沒有露出來,可以說在這樣的轉學中,我沒有系統地學到杠桿原理,所以你不要問我關于杠桿的問題,當時碰到這樣的杠桿都是直接做題。當時老師讓我在后面的黑板上把前十名的成績登上去(現在應該是不允許的這樣直接公布成績),耍小心機的我,像證明自己很優秀,把排在十一位的我硬生生地加在了十個人之后。考試完沒多久,被班主任安排到了和大菇子做同桌,對她的第一印象是她的字怎么那么有個性。剛到班上的時候還沒有排座位,我便找了一個沒有人做的空位,當然也沒有同桌。
她和當時的同桌坐在我前排,便問起了她倆的名字。她們把名字寫在紙上遞給我,我怎么看怎么覺得詫異……大菇子的同桌長得很清秀,怎么也不想是寫出那么"生硬"的名字的人。于是,我掂量著紙問,你是叫×××嗎?
不是,我是××,她才是×××。
原來大菇子比我更會玩,她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同桌的左邊,而她坐在右邊。
且說她和我的同桌情誼不過保持了一個學期,剩下的初三最后一個學期,我被另一個班主任抽走到了另一個班(這是當地學校的特色,轉學回來的學生在一個學期后由班主任抽簽抽到誰便去誰的班上)。可是我倆當時的情誼"可比金堅",后來她也和我考上了同一所高中。在高中我們盡管沒有分在一個班,但是聯系一直很多。因為周末我們都要乘四十多分鐘的公交回家,所以便相約著一起回去。
她家里人很好。爸爸常年在外務工,媽媽在家里帶著一個弟弟和妹妹,妹妹年紀較弟弟大一些,成績也很好。有時,我會去她家吃上一頓飯再回去。現在在想一想這些事情,仿佛就在眼前,但想著這些感覺自己會長不大,停留在幼稚和過分自我的時刻。
時間是把殺豬。,從高考結束后,我們的聯系越來越少,共同話題也沒有了。高考后只彼此交換了考上的大學和專業。便沒有過多的交流了。最近的交流是因為她高中的班主任出事需要眾籌的時候,我發了條圈,她來告訴我說學校不讓這事在網絡上發布。
有些朋友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剩下的需要自己另覓佳人。
說起高中的生活,沒有初三那么神經大條了,開始豆蔻年華特有的傷感和落寞(別噴我)。是象征性的傷感,大部分時間用來睡覺了。高中的課也多,困意也多。能睡的時候絕對不醒著,多打一會的旽都是好的,而且我還不是那種假寐為了休息養神,而是直接睡著了,可能是在睜著眼睛的情況下。冬天困,夏天困,春天困,秋天也困。
在高中文理班分班之前,我的記憶大部分停留在同桌身上。別問我為什么總是對同桌情有獨鐘...就是對同桌感情深。那時的同桌也在住宿,宿舍在我們隔壁,一個宿舍都是兩人的,六張床那種(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恐怕防止萬一吧)。不學無術的高一少年,徹底地放飛自我,"壞事"什么的不做,但是通宵在一起聊到深夜倒是常有的事。聊她初中在寄宿學校如何稱霸風云,如何和班上的同學斗志斗勇,她周末回去如何迷戀三小只(她回去可以玩手機,我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不放心我有智能手機,所以是老人機[即便這樣,我還是覺得我把不玩手機省下來的時間用來睡覺了。現在這種要秒秒鐘進入深度睡眠的情況依舊很穩定][那時候沒有追成idol間接導致現在也追不起愛豆,三分鐘熱度,間歇性追星])。
回歸正題。自那以后,三小只的歌在她嘴里都都沒停過,總愛唱出來。于是,我也選出了我心中的最愛Young。但她一直唱著青春修煉手冊,為什么現在寫出來會想到小虎隊他們那時候也有很多這樣的...好了,就此結果三小只的歌。她是三小只團粉,現在他們也都處于幾乎單飛的狀態了,成了小大人,抽了煙,染了發,都上了大學。
只是,她的qq頭像還是他們,背景還是他們的隊長。
我們,自從高中分了班以后聯系也越來越少了。真正讓我覺得實在聯系不起來的是在我們分班以后她第二次的生日我送禮物給她的時候,她說:“你還記得我生日呀!”語氣里不是對我還記得她生日的驚喜,而是有一種我生日是她還要還我生日禮物的無奈?_?`。好像分了班,感情就該淡了一樣。是的,淡了,淡的很快。
再來說說高中的室友吧。高中的室友現在可以說是我長這么大最親近的一個人了。可是在一年前還不是這樣,在高考后也還沒有這么親近。
因為高一和同桌走的近,加上室友是個慢熱的人(她還有該死的手機)。高一的時候,每天我一回來,同桌便提溜著零食來我這邊嘮話,和室友并不怎么玩的起來。很多時候,她都是回來鉆進被窩玩手機,裝成睡覺的模樣,但是同出一室小機靈的我,怎么不知道她在偷偷看小說,打消消樂呢!后來,我也責問過她那時的冷漠,跑操下樓的時候不等我一起走,從我身邊直接跑開云云。其實,說句良心話,是因為我當時有同桌一起玩一起走,并不...需要她,她無足來介于我們之間。加上我們性格的因素,看起來很不搭。而已。
現在用文字記錄下這些林林總總的過往,可能文筆依舊幼稚,但是總給往后留個念想,萬一記不得了呢。
這篇文字稿很久就開始謀劃了但寫著寫著就擱下了,今天撿起來想一口氣回憶完自己的中學,所以有了這篇成文,多有幼稚和不成熟的地方,望讀者諒解。今天先更到這里,下次更和男生之間的故事,歡迎評論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