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并不是第一次在地鐵上遇到乞討的人。
? ? ?剛來杭州上大學的時候也在地鐵上被“綁架”過,那時候是一個聾啞人,衣著干凈整潔,拿著塊牌子上面說給聾啞人募捐,本想著給點零錢意思一下,但是他卻不依不饒,非得要多少錢(忘了是多少,記不太清了)。本就是臉皮薄的人,第一次碰上這種事情,大庭廣眾下就給了,但心里很不舒服,沒有幫助了別人該有的喜悅、幸福感,畢竟是被迫的。
這是第二次,跟第一次不太一樣,這人一只手拄著拐杖吹口琴,另一只手拿著個一次性紙杯抖動著,里面的硬幣發出清脆的響聲。他背上背著個包,衣服頭發有些臟亂,但口齒清晰。習慣了手機支付,所以出門從不帶現金,更別說零錢,本打算著不理他了(也是因為下意識地反感這種行為),但在叫了我幾聲沒理以后,他伸手碰了碰我,指著我手里的吃的(上地鐵前買的瘦肉丸,晚飯,當時九點半左右)說自己沒吃東西,餓,能不能給他。說實話,我有些詫異,愣了愣,問道“你要么?”他點點頭,我就給了,沒好意思說:我也沒有吃。雖然很懊悔,很久沒吃瘦肉丸了!不過這是第一次,有人開口問我要吃的。
? ? ? ?其實在大學的這幾年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呃,乞討者(雖然并不愿這樣稱呼,但姑且先這樣吧)。最司空見慣的就是那種在一個地方呆著,面前放著一個容器,里面有著一些硬幣和面值不大的紙幣,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見到過這樣的人。印象中比較深的,是在在大學城的地鐵站的一個出口附近,經常見到有人跪趴在地上,頭上蒙著毛巾,看不清面容,前面放著一個半舊不舊的鋁飯盒,邊上可能還有張“情況說明書”,然后那個人一言不發頭也不抬地呆好久,也不知道是不是睡著了。而且,那個位置還經常換人。
? ? ? ?還有就是主動上來問你要的,除了地鐵上的遇到的那種,我遇到過兩次衣著光鮮的人上來討要,嘴里說是要一頓飯,其實想要的更多。其中一對是老年夫妻吧,說聯系不上家里人,身上沒錢,最后給了點買包子的錢;還有一對更搞笑,年輕夫妻推著嬰兒車,差不多的理由,重點突出孩子餓了,最后給了根香蕉,給了兩塊錢給孩子買牛奶。這兩次都是在差不多時間碰見的,感覺那段時間還蠻多人遇見過,有種騙子成批進城了的感覺。
? ? ? ?還有一種讓我好無奈,那是前不久朋友出了車禍我去醫院看望,回程時打了滴滴在公交車站臺等待,邊上一個老爺爺走過來說自己坐公交沒有帶零錢能不能給他救個急。我那時就帶了只手機,還有公交卡,只好說要是公交車來了幫他刷一下,但要是我車先到了就不好意思了。結果我的車先來了,一時情急,問司機借了兩塊錢給老爺爺,上車的時候還感覺良好。結果啟程以后司機說你被騙了,瞬間down。完全沒有想過會是欺騙,司機說我還太小,見識不夠,很是無奈,兩塊錢也要這樣。最后一種不能叫乞討,是賣藝,沒怎么遇見過,這種還是比較欣賞的。
? ? ? ? 以我的思維很難去理解這些人的行為,伸手去要,人家憑什么給呢?從小就被家里教育要靠自己,從去年學校出來大半年沒有問家里要過錢,到后來換了工作后青黃不接問家里要過幾次,都覺得難為情(剛出來不知天高地厚房子租太貴了),手上的手機也是工作穩一點了以后自己分期買的,實在難以想象這些人是怎么做到的。向人伸手索要,什么時候變的那么簡單了。
? ? ? ?由此想起往事里的人,小時候村子里有一個專門討飯為生的人,不知姓名,只記得村里的人都叫他“乞兒”,他真的就只是“討飯”而已。記憶有些迷糊,忘了他是否因早年雙親離世就四處乞討還是原本家境殷實卻好逸惡勞坐吃山空,總之四肢健全就是不勞作,而且附近的村子都知道他。他也不要錢,上門就要吃的,偶爾會偷人家養的雞、種地里的番薯,所以也免不了被打。記憶里,只要他上門討要,不管是奶奶還是媽媽,都會給他吃的,印象中他總是雙手捧過。他什么都吃,我見過他拿著一個有些爛了的番薯,溪水洗過直接就啃,但他身體一直很好,沒聽說過生病,而且還抽煙。后來政府也有補助他,給他補貼錢、大米、油,錢都買了煙酒,米跟油不知道是不是都換了錢。后來大約是我初中的時候,聽說他離世了,好像是冬天凍的。唉!
不管如何,還是記得媽媽說過:總還是有些人過得比你苦,媽媽還說過:世上總是好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