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金時代》知道了蕭紅,一個才華橫溢卻又命運多坎的才女。她說,有不一樣的作家就應該有不一樣的小說,于是感覺有必要讀一下她的書。
果然是不一樣,當翻開《呼蘭河傳》,就能感覺到她說的那種不一樣,從字句,描述,表達方式都講述著不一樣的作家,不一樣的小說,而我喜歡上了這樣的作家和小說。
從描寫一條路,一個人,一個坑開始,就像是打開了我的記憶閘門一樣,畫面不斷涌現,關于小時候的那村那人那路,在記憶的風里慢慢細數。
那條路是有趣的,那些人講的故事也是有趣的,那個下雨時滿是濘泥的大坎也同樣是有趣的。
喜歡上了這樣的小說和寫小說的人。
蕭紅的筆觸,讓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前面是歡愉明快的,后面卻越發的沉重悲傷。如同她的人生故事。
這是她的自傳體小說。
有人說,回憶是美好的。但是很多時候,卻是往事不堪回首。
不知道怎么說好,剛開始看是愉快的,甚至有點滑稽,可是后來,越看越陰沉,看到了人們的無知無能,愚昧嫉妒。
童養媳小團圓因為人們的愚昧無知,封建迷信,而成為了犧牲品。
馮歪嘴子卻沒有因了別人的嫉妒,淹沒在流言蜚語中郁郁寡歡,而是因為在兒子的身上感受到了希望,過得幸福而快樂。
是否這也是作者的吶喊?
有的人被大環境所束縛,而喪失了自己,有的人卻沖破了枷鎖,活出自己。像作者一樣,不屈于封建的世俗禮教,反對封建婚姻,追求自己,而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