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前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生活起居大多是孩子奶奶負責的,這方面我幾乎沒有操太多心,只是偶爾輔導學習,周末陪孩子娛樂一下。現在帶著孩子來到另外一個城市讀書,需要自己親自帶孩子,才慢慢察覺到孩子身上的一些“墨跡”毛病。
? ? 每天早上開始,我就像個機器人一樣,自動開啟“催催催”模式,催起床、催洗漱、催吃早飯……一直到晚上催寫作業、催洗澡、催睡覺,這讓做媽媽的我很是苦惱:為什么急性子的我怎么就生了一個愛“墨跡”的娃呢?
? ? 直到有一天,孩子放學回來感覺有點垂頭喪氣。一問才知道,這次小組長更選中,她原先的的小組長頭銜搞丟了,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她每次幫老師收作業都是幾個小組里動作最慢的。這讓我意識到孩子的“墨跡”毛病已經深深的影響到了她的生活和學習,當務之急是如何幫助她改變這些 “墨跡”毛病。
? ? 當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坐下來好好開了一個家庭內部會議,經過討論決定,為了充分鼓勵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做事的條理性,增強時間觀念,我們制定了一份日常生活、學習的行為積分激勵表。我發現自從有了這個表后,我家娃的表現有了明顯的改善,做事積極了很多。主要有幾點心得分享如下:
一、讓孩子參與規則制定,調動孩子的參與積極性
? ?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更愿意去做自己喜歡并認可的事情,所以我們在制定關于孩子的行為積分激勵表的時候,每一項內容以及積分權重都充分征得孩子的同意和認可,有些事項完成相對難度較高的、時間周期長的則積分獎勵權重大一些。這樣孩子充分了解自己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行動起來積極性更高一些。
二、引導孩子學會合理的規劃時間
? ? 幫助孩子把一天的任務列一個清單,讓孩子知道自己一天內需要完成哪些事情,每項任務都分配好時間,每完成一項都給予一定的積分激勵,沒有完成需要扣除對應積分。如:早上自己定鬧鐘起床,15分鐘內完成;吃早飯過程中少說話,20分鐘內完成,最后一名需承擔洗碗的任務;晚上作業按條列在本子上,每完成一條打勾,每一條都規定完成時間等。
三、制定合理的獎勵機制
? ? 鼓勵孩子去完成一些事情需要設立一些獎勵,如:積分滿100分、滿500分可以兌換什么獎勵,就像有些兒童培訓機構設的小紅花獎勵是一個道理。建議獎勵不需要設的太大,需要讓孩子了解:有付出才能有回報,需要努力才能有所得,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所有設的獎勵如果孩子達成后一定要兌現,任何時候,誠信很重要。
四、父母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 ? 其實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做給孩子看,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導孩子,孩子遇到問題協助解決。孩子都是縮小版的父母,有些不好的習慣也是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樣。
五、管住自己的嘴,不催促,多傾聽
? ? 這么長時間以來,我發現催促和嘮叨對孩子并沒有產生積極的作用,相反,還會影響親子關系。自從和孩子制定了行為積分激勵表后,我覺得這就像一個游戲一樣,我們都要遵守游戲規則,給孩子充分的信任,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自己的想法和認知。我們只要扮演好助手的作用,助力孩子一路升級。
? ? 好的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一夕能夠達成,作為父母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和包容心來陪伴孩子的成長。這一個多月以來,我覺得孩子身上的“墨跡”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進步了很多,我們心里都由衷的感到高興。
? ? 學做智慧型父母,我們一直在路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