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影響最大的兩位作家,其中一位是梁實秋。
小學五六年級,家里不知怎地多了一本梁老的書,我常常捧著這本散文集《雅舍菁華》讀得津津有味,其實不會深入欣賞,只覺得梁先生非常幽默,又覺文字略為古奧的同時竟也質樸自然,連小朋友都能看明白個七八成。
那時候我背誦文言文可起勁了,感覺語文書里的古文約莫跟梁先生的文字氣質相近,雖然道不出個所以然,卻好感頓生。
因為這個原因,我常常被班上的同學取笑,孩子們都覺得這些東西很迂腐,之乎者也讀起來搖頭晃腦的。直到現在,我有些同學仍然覺得文言文是裝逼專用。
那時候我還不懂。也許他們是對的。為什么小孩子要學文言文?
就為了考試嗎,不怕被取笑嗎?
不怪孩子們,五四新文化運動那個年代,文言文可是要被吊起來打的。引領潮流的還是各位受人敬重的先哲。
魯迅《古書與白話》:“我們此后實在只有兩條路:一是抱著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p>
胡適也相當激進,八不主義簡直把文言文剝皮拆骨。
也無可厚非,當時國家積弱、政府腐敗、列強環繞、人民愚昧,用白話文把文言文取代,一來極大發揮了紙媒的思想傳播作用,二來更方便引進外國的先進文化、技術,外語翻譯也更簡易了,乍看上去,古文啰嗦迂腐,古人抱殘守缺,舊的東西,實在是罪大惡極了。
張中行《文言津逮》雖然只一本小書,但我在里面找到了疑惑了十多年的答案。
即為什么小孩子要學文言文,大人也要讀些古書?
第十章“行文借鑒”是全書精華,里面有兩段話,深得我心。
一是為什么要學。
一、能夠學會文言,以便比較廣泛地閱讀文言典籍;二、能夠一般地通曉過去的歷史和文化;三、能夠從舊的文化(尤其是思想)中吸取積極的有用的成分;四、能夠從文學藝術的角度,欣賞大量優秀的文言作品;五、能夠把文言作品中的寫作優點吸收融會到自己寫現代文的筆下。
二是怎么對待。
用現代漢語寫文章,以文言為借鑒,做法當然不出兩個方面:一是正面的,取其優點;二是反面的,避其缺點。取,避,先要知道什么是優缺點。尤其要注意的是如何取,如何避。
胡適當然是大哲人,可他舍棄文言文之后是怎樣的呢?
引用他的一首詩: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就是這樣的了。
沒有辯證取舍,一味喚作是極差的,只怕忘了文言文在中華五千年所起的巨大作用,即“傳承性”“藝術性”,八不主義第一條就是“不用典”,實在有數典忘祖之嫌啊。
文言文的糟粕大多在六朝和明清,只要弄清楚是什么情況,也就知道最糟糕的文言文是怎樣的了。
六朝的駢文,明清的八股文,大多言之無物,長篇大論,其中駢文大量堆砌修飾詞,過份追求音律美,最后以辭害意;八股文分為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行文之中還要求對偶,要求“一正一反,一虛一實,一淺一深”,不是戴鐐銬起舞,簡直是炮烙,叫讀書人動彈不得,最后以辭害志了。
高中時期,我有一段時間也很喜歡堆砌華麗的詞藻,染了文言文的陋習,后來再讀《雅舍菁華》,不禁臉紅耳赤,手心冒汗,心里嘀咕:梁先生大才!往后,便越發覺得用簡潔的幾句話把事情描述出來,以及言之有物是多重要的事情。
大美食家蘇軾《文說》寫道:“吾文如萬斛源泉,不擇地涌出”,“但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第一句說的是古文的藝術性,第二句說的是古文的簡潔性、準確性。這些都是學習文言文的大好處。藝術性先不談,這個能寫十本書了;關于簡潔性,言簡意賅,值得借鑒,也易于借鑒。但像駢文這種就是利用了古文的簡潔性,字數堆上去了,一個字有了數個字的意義,看上去反而極為累贅。
汪曾祺在哈佛有一個演講很著名,里面他提到:
魯迅,雖然說過要上下四方尋找一種最黑最黑的咒語,來咒罵反對白話文的人,但是他在一本書的后記里寫的“時大夜彌天、碧月澄照,饕蚊遙嘆,余在廣州”就很難說這是白話文。我們的語言都是繼承了前人,在前人語言的基礎上演變、脫化出來的。很難找到一種語言,是前人完全沒有講過的。那樣就會成為一種很奇怪的,別人無法懂得的語言。古人說“無一字無來歷”,是有道理的,語言是一種文化積淀。語言的文化積淀越是深厚,語言的含蘊就越豐富。
小學生都討厭堆詞,一兩句話能說清楚,怎地要羅里吧嗦?有點“雙雙飛上天”的感覺。
中學生矯情,喜歡砌詞,有的喜歡簡媜,我也喜歡她,見過的文章寫得最精致最美又言之有物的女作家。只是大多數畫虎類犬,竟模仿成白落梅了!
后來大家都入了世,越覺少即是美,又返璞歸真了。
最后,說一則胡適的趣聞。
有學生反對新文化運動,說他若是真反文言文,不應該叫“胡適”,應該改名作“到哪兒去”,后來這位學生又舉例諷刺:“假如胡適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電報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啊!”此時改為古文“妻喪速歸”節省電報費,何樂而不為?
胡適后來給同學們出了個小征集活動,說行政院有人請他去做秘書,他不愿從政,便發電報拒絕。讓同學們代他用文言文擬電報拒絕,胡先生自己則用白話文,看誰簡練。
同學們抽出一個最好的:“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
胡適一看,搖搖頭,笑嘻嘻地說,這兒12個字,算是言簡意賅,但他只需要5個字。
學生因問,白話文該如何?
胡適:“不干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