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這里是女神相對論,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安吉老師,歡迎你們來到今天的節目,在前面幾期的節目當中,我們聊了很多關于讀書的話題,在后臺有很多人問我說在節目當中,你提到了讀三類的書,第一類就是小說,我們從來都認為讀小說是消磨時間,是年輕的女孩子們寄托幻想的方式,而如今這一方式甚至都已經被偶像劇所取代了,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可不這么認為。
閱歷,如何獲得?
咱們中國呢有一個詞叫閱歷,我們常常會說閱歷豐富的人,會比較有底蘊,說話的時候呢,會比較有內涵,這個閱歷,是怎么來的呢?一定要歷經世事的滄桑,才會成為一個有閱歷的人嗎?心理咨詢師特別需要閱歷,深厚的閱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體會來訪者的心理。可是,年輕的咨詢師們,他們的經歷一定不如年老的咨詢師更豐富。可是,這一定就意味著,年輕的心理咨詢師水準一定不如年老的嗎?當然不是如此,因為閱歷閱歷,它是由兩個詞組成的,閱讀和經歷。
我們不可能經歷,數百種上千上萬種不同的人生。我們的經歷,任何人都不可能達到那么的豐富,哪怕是一個演員,他可以在戲劇中體會不同的人生,那數量也是有限的,而且,這種極度豐富的人生不也只是,各種不同的人生當中的一種嗎?所以豐富一個人的閱歷,一定還有一種方式是閱讀。閱讀小說不正是在閱讀其他人的經歷嗎?我們在書中體會他人的心靈成長的過程,我們在書中體會他人的愛恨情仇,甚至把自己的情緒納入到其中,跟著主人公一起波瀾壯闊、白轉千回,這種過程不正是一種閱歷的成長過程嗎?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同樣是讀小說,是有很多種讀法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其中有一門課程叫做案例分析課。這門課其中一個學習目標就是讓我的學員們在閱讀案例或者看一些案例視頻的時候擺脫外行看熱鬧的局限。
曾經有一次,在課堂上播放了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的一期節目,這期節目在前期播放采訪過程的時候呢,講述的是一個蠻奇怪的家庭:這個家庭當中,夫妻倆離婚二十年,女兒跟著媽媽,那這個已經成年的女兒總是去借高利貸,幫媽媽還賭債,然后女兒無力償還高利貸,就變成去找爸爸幫忙,爸爸也無力,就只好拿奶奶的退休金去幫忙。孫女還賭債還高利貸,而最終的去向其實是幫媽媽去還賭債。這個家庭的爸爸和奶奶就請求心理訪談的幫助。
當把案例放到這個階段的時候,有一個學員就提出了質疑:說這樣的一個個案不是應該會去上一些類似于老娘舅啊這樣的民間調解節目,為什么會去上心理訪談呢?我當時就告訴他說,這個是你在學習之初的一個印象,等你學完這門課程之后,你就不應該再提出這樣的疑問,因為我們會知道,每一個人的每一個看似不合理的舉動,背后是有他內心不同的心理動機存在的。
話題回到我們每一個人在看小說過程當中,如果你希望自己不僅僅是看熱鬧的話,就可以嘗試著,在看一本小說的時候體會一下這個主人公,他在每一個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他是為什么回去做出這樣的選擇?你可以完全沒有心理學的功底,完全不懂心理學的原理,但是你可以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上去思考,去體會他的情緒,這不就是在走他的人生嗎?
你們在讀小說的時候都是怎么樣讀的呢?除了小說以外,你們還讀一些什么樣的書?或者你們有什么書讀完覺得,對于提升自己有很好的幫助,想要推薦給別的聽友呢,都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告訴我,如果你喜歡今天的節目,歡迎你給我打賞,如果你想得到這一期節目的文字版,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安吉心:安吉就是我的名字,心就是心理學的心。更歡迎你將這期節目分享給你的朋友們,你的每一次分享和轉發,都是在幫助別人和你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我是安吉老師,感謝你的聆聽,我們下一期節目再見。
女神相對論 愿你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