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蘇塵惜
1
今天寫這篇文章,我鼓起了很大的勇氣。
一直以來我最擅長一件事情,就是逃避現實,把那些血淋淋的現實藏起來,假裝沒有看見。
還記得大四那年備考研究生,我想要跨專業從經濟類的專業跳到新聞類專業,我挑了全國最難考的學府之一:復旦大學新聞系。
記得當時總共報名的有四百余人,競爭幾個名額,我總以為只要我夠努力,夠拼搏,應該能考上。
心里總有一股聲音,或許你不一樣,命運會垂青你的。
現實是,名落孫山,分數遠遠低于錄取分數線。
真的,當時感覺一個盛大的夢被擊碎了,支離破碎,我萎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深刻的認識到一件事:蘇蘇啊,你TM就是一個平凡人啊!你妄想得到全國名校的垂青,你不是癡人說夢嗎?
2
可人啊,總是不愿意服輸,我安慰自己,也許我無法在學習上勇往直前,或許可以在寫作上呢?
我孜孜不倦地寫稿,發稿,總奢望自己的文章能被很多人人賞識。當《溫暖如你,笨拙如你》和《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兩篇雜志登上《讀者》,有不少讀者聞名來我微博的時候,這種感覺更強烈了。
可是現如今在雜志上將近發表近兩百萬字數,記得我名字的讀者仍是少數。我才又一次意識到:蘇蘇,真的,你只是個平凡人。
去年,身邊不少作者都投身寫公眾號,那些雞湯爆文我看了,我評頭論足覺得自己也能寫出來,然而事實呢?到現在我公眾號的粉絲也寥寥無幾,或許這篇文章的閱讀量都不會過百。
多么可笑啊,以前對別人評頭論足,然而事實上我根本抓不住別人的尾巴,早已被甩在后面。
3
想要承認自己是個平凡人,實在太難了。
小魯是我閨蜜的表弟,初中時開始學美術,一直告訴別人他能考上美院,然而最后勉強上了普通的二本院校,但他仍然堅持學美術,父母也給了他很多錢培養,投入非常多的心血,倒不是求多大的回報,也沒奢望他大紅大紫,只希望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開心,然而父母對他的好,卻讓他誤以為自己是因為天賦好。
在學校里,倒是沒人會打擊他的自信,可一到社會,他的繪畫水平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在面試時一次次被打擊,最后他干脆宅在家里,更不屑接網上價格很低的單子。
小魯認為,別人不喜歡他的繪畫是因為對方欣賞不了,他從來不去自省自己,習慣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去。
他不愿工作,收入也會窘迫,只能一直啃老,經常問我閨蜜借錢,閨蜜最后忍無可忍對他說:我的錢只借給有用的人。
閨蜜不是不想借錢,只是覺得如果繼續縱容他,只能讓小魯越走越偏。
4
其實跟小魯這般的人,還有很多。
群里面經常會說起一個文友,曾經也發稿不錯,但是后來她消失了,據說是去寫網文去了,然而價格低的她不愿意寫,只想寫一部一鳴驚人的作品,馬上就能賣出影視,走上人生巔峰的那種。
每年聽到她的消息,都是她又在責怪哪個平臺不好,說哪位責編不好。仿佛她是那只無人能辨識的千里馬,孤獨地尋找著她的伯樂。
聽聞文友的消息,我總是想起曾經考研時的自己。
那么傲慢,那么自大,又那么可憐。
不肯接受自己的平庸,也許有時會成為動力催你往前,但也有可能成為你的滅頂之災。
5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其實,不被辨識的千里馬,或者被埋沒的金子,真的挺少的。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平庸,自己根本就不是那匹千里馬和爍爍發光的金子。
要接受自己的平庸著實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畢竟從前覺得自己天賦異凜,要從那樣的幻想里出來,清醒地面對現實無異于抽筋剝骨。
有人說,當你認為自己是平凡的,也就等于認了命。可大多數人的命,就是這么平凡的,又何來認命一說?
其實我們大多數,都是平凡人,沒有太過驚艷的天賦。
很多平凡人的出眾,都是在清醒有自我認識的基礎上,擁有強大的自律能力和超凡毅力,用自己一點點的努力,來換取那一點點的不平凡。
平凡真的不可怕,怕的是我們永遠活在夢里,什么努力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