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射箭是成年男子必須掌握的技巧之一。閑時可以打獵健身,戰時可以保家衛國。因為用處很大,大家都紛紛學習。無師自通的畢竟是極少數,因此很多箭術比較高超的射手都會收徒弟,傳授射箭技巧。
有的學生學成后對老師感恩有加,?有的學生學成后卻要致老師于死地而后快。
前面文章中提到的紀昌學射就是如此。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先學不瞬,再學視小如大,五年之后,學藝完成,成為像師傅飛衛一樣的神射手。但是這并不是故事的終結。
紀昌成為神射手后,想想天下射箭水平和自己相當的也就老師飛衛一個人而已。他就想萬一老師再教出像自己一樣厲害的射手可怎么辦,如果能除掉飛衛,就沒有人再能學會這么厲害的箭術,那么他就是天下第一了。紀昌就開始謀劃著怎么除掉飛衛。
機會很快就來了,兩人在秋日的田野里面相遇,秋風蕭瑟,草葉枯黃,隨風舞動,正是高手之間決斗的最佳場所。紀昌二話沒說,張弓就向飛衛射去。飛衛先是一愣,怎么徒弟突然要射自己,但是反應還是很靈敏的,立刻也從箭筒里面取出一支箭,向著紀昌射的箭射去。結果兩箭箭頭相撞,雙雙折斷,掉在地上。紀昌一看沒有得手,立刻第二支,第三支,……,連珠射向飛衛。飛衛急忙也射箭回擊。箭箭相撞,紛紛落地。很快,飛衛的箭就用完了,這時候紀昌還余最后一支箭。紀昌心想,這下可要如愿以償了,他搭弓射出最后那支箭,眼看箭就要射中飛衛了,?紀昌心中一陣竊喜。但是飛衛還很冷靜,他拿起弓,看著飛來的羽箭,輕輕順勢一撥,箭就偏了過去,射在地上。
雖然寫了這么多,?其實兩人從相遇到射完箭也就幾秒鐘鐘的事情。可謂是電光火石,兇險異常,一場生與死的較量。
紀昌一看殺不了飛衛。兩人都把弓扔到地上,相視而泣。最后兩人結為了義父子,相約都不會把箭術傳給外人。我想飛衛是肯定不會了,萬一再教出來一個像紀昌一樣的徒弟,?那豈不是更要老命了。紀昌要當天下第一,自然更不可能外傳了。
上面提到的飛衛,教出了一個不肖的徒弟,不過結局還算好的。而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射箭大神,后羿,也教出來一個不肖之徒,而他的結局就沒那么完美了。
后羿射日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射掉了十個太陽中的九個。除了這些,他還“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這里面的鑿齒、九嬰、大風、猰貐、修蛇、封豨都是上古怪獸,后羿像奧特曼一樣,把一個一個怪獸都給打敗了。
后羿后來教了一個徒弟,名叫逢蒙,逢蒙盡得后羿真傳,?箭術也是百發百中。但是人們只知道有后羿,不知道有逢蒙。逢蒙想只有殺掉后羿,自己才能出人頭地,才能坐上射術天下第一的寶座。
逢蒙是個真小人,他在后羿打獵的時候,偷偷躲在林中,趁虛而入,悄悄向后羿射出一支冷箭。但后羿的感知是何其靈敏,立刻發現了暗箭,因此就出現了前文紀昌和飛衛的如出一轍的一幕。逢蒙射箭,后羿以箭攔箭,就像現在你發射“飛毛腿”,?我發射“愛國者”一樣,導彈與反導彈的對決。
最后,同樣的一幕也出現了,后羿箭支用盡,逢蒙想用最后一支箭終結后羿的時候,這時候后羿比飛衛還絕,千鈞一發之際他用嘴巴咬住了逢蒙的最后一支箭。
逢蒙嚇得一身冷汗,急忙扔掉弓箭,去給后羿賠禮道歉。后羿非常生氣,但是想到逢蒙是他唯一的徒弟,不希望箭術后繼無人,就答應給他一次機會,?希望他改過自新。
但是逢蒙不思悔改,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密謀起來。他意識到用箭是殺不死后羿的,只能選取別的方法,要攻取后羿的短處才行。他暗中削了一根鋒利的木棍,趁著后羿不備把后羿給刺死了。
孟子聽了這個故事,于是說道:“這里面其實后羿也有責任啊。”
公明儀剛好在旁邊,就說:“后羿應該沒什么責任吧。”
孟子接著對公明儀說:“責任不大罷了,但怎么可能沒一點責任呢。”然后孟子又給公明儀講了另外一個射手的故事。
以前鄭國派子濯孺子攻打衛國,結果中了衛國的埋伏,部隊損失殆盡,?自己也受了重傷,只帶著幾個親衛逃了出來。衛國派庚公之斯追擊子濯孺子,一定要趕盡殺絕。
子濯孺子對他的親衛說:“今天我受了傷,已經拿不起弓箭了,如果敵人追來,那就是死路一條了”。
看著追兵越來越近,子濯孺子問衛兵:“追我們的是衛國的哪個將領啊?”
衛兵說:“是庚公之斯。”
子濯孺子聽了,立刻高興起來,說道:“真是老天保佑啊,看來這次我們死不了了。”
衛兵聽了,不解的問:“庚公之斯,可是衛國的神射手。大人卻說我們能活,為什么呢?”
子濯孺子解釋道:“庚公之斯的箭術是跟尹公之他學的,尹公之他的箭術是跟我學的。我收人做徒弟,都是那些品行端正的人,尹公之他就是一個品行端正的人,我想他收徒弟的時候也會選擇那些品行端正的人做徒弟。”
庚公之斯很快追到了跟前,大聲說道:“大人怎么不拿弓箭呢?”
子濯孺子說:“今天我受傷了,已經拿不起弓箭了。”
庚公之斯聽了之后,說道:“我的箭術學自師傅尹公之他,師傅的箭術有學自于大人。我不忍心用大人那里學來的箭術加害于大人。但是,今天的事情是國君派我來的,我也不能不做。”于是庚公之斯抽出箭矢,敲打了幾下車輪,把箭頭拔掉,隨便射了幾箭就回去了。
孟子的故事講完了。我們能看出來什么呢?
同樣是傳授箭術,后羿教了個壞徒弟害死了自己,?子濯孺子教了個好徒弟救了自己。所以老師在教育選材的時候,一定要德才兼備,不能只重視文化知識的培養,更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培養。孟子所說的后羿的責任也許就是指他選材把關不嚴,育人疏忽品德教育。
用司馬光的話說“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翻譯成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無德無才是廢品。對于正品,要破格重用,對于半成品,要培養使用,對于危險品,要限制錄用,對于廢品,要堅決不用。沒本事的做人要作惡,可以被輕易制服,有本事的人要作惡,那就如虎添翼,不好應對了。
所以在素質教育的同時,?品德教育是絕對不能忽略的啊。
附:
逢蒙學射于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于是殺異。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
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
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庚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仆曰:‘追我者誰也?’其仆曰:‘質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庚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庚公之斯學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庚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后反。”
?????????????????????????????????????????????? ——《孟子 離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