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有向他人提出邀請或者需要周圍人幫忙的時候。可能你會發現,有些人提出的小要求常常會得到他人的同意,而有些人,有時候會被拒絕。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當我們仔細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說話時候所采用的措辭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些人說的話就會讓他人不想拒絕,然我們都希望盡量不被他人拒絕。那么,有沒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被他人拒絕呢?答案當然是,有。掌握以下幾個小技巧,應用于你的生活之中,你就會發現生活里不知不覺就有了一些小改變。
那么掌握這幾個小技巧都需要做到什么呢?首先,我們要考慮對方的喜好并有意識的投其所好,然后,我們要發現對方的優點和長處,學會真誠恰到好處的贊美他人,最后,我們在提問的時候要盡可能給對方一個選擇的余地。
第一個小技巧就是投其所好。如果你想邀請你的男神或者女神吃飯,你直接提出,“今晚一起去吃飯可以么?”對方很有可能因為有其他事情或許某種原因拒絕。但是如果你恰好知道對方喜歡吃火鍋,那么用上我們“投其所好”的小技巧,這段話就會變成,“我聽說啥啥啥那家好評很高的火鍋店在這附近開了一家新店,今天下班后要不要我們去嘗試一下?”這樣,對方同意的概率是不是回高很多呀。
第二個小技巧就是贊美他人。當然不是過分夸大的贊美,而是恰到好處的點出對方的優點,然后提出自己的小要求。給他人一種“因為只有你做得到,所以拜托你啦”的感覺。舉個例子,我們宿舍里我個子比我三個舍友都高很多(10+cm),所以每當她們想拿一些因為不是很常用所以放的位置比較高的東西,如果她們跟我說,“想啊想,幫我拿一下那個啥啥啥唄。”有時候,我就很可能會拒絕,因為我很懶嘛,有時候不想動。然后她們就會和我說,“因為想啊想你比較高,只有你能夠的到,幫我拿一下,拜托你啦”,然后我就會想一下,也是哦,就很開心的去幫她們拿了。
第三個小技巧就是給對方可選擇的余地。比如,如果在某一個你負責的座談會,會議中提供午餐,但以往的會議并沒有很多人參加,那么如果這次你再來發邀請函,只詢問對方來不來的話,可能很多人都不會來。那么,換一種方式呢?“某日的某會議提供午餐盒飯,請問要牛肉咖喱飯還是雞肉咖喱飯,會議組好提前為您準備?”這樣,大家是不是會下意識選擇其中之一,而不是直接拒絕參加或者無視這個邀請?
掌握投其所好、贊美、給予選項三個小技巧,能夠很好的幫助你在提問的時候得到更多的贊同和幫助。不過這種小技巧只適用于對方本來就有可能同意你的想法的時候,比如對方同意的可能性有三四分,可以通過運用這些小技巧提高到七八分。但是如果對方本來就不喜歡你,或者你提出的本來就是對方做不到的,這些小技巧并不能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不被他人拒絕三個小秘訣:把握對方的喜好,真誠的贊美他人,給予對方可以選擇的余地。當你有意識的在生活和溝通中運用這些小技巧,你就會發現,似乎溝通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即使你并不時刻需要他人的幫忙,在日常生活中,擁有一雙善于發現他人的美的眼睛也會讓你發現周圍的美好。那么,三個有助于減少拒絕的小技巧,你了解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