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時,突然想起兒子的通知書已經拿回來好幾天了,還一直沒有認真看過老師給他的評語呢。于是我起身拿過通知書大聲讀了起來。
“老師喜歡你甜甜的嗓音,燦爛的笑容。在幼兒園里,你能和小朋友和睦相處,你比以前更自信大膽了。你的小手舉得高高的,好像在說:‘老師,讓我來吧!’你的眼睛閃閃亮,回答得真棒!老師分享著你的快樂,老師和你一樣幸福!”
在一旁玩小熊儲蓄鑵的兒子一下子安靜下來,認真地聽著,專注極了。我讀完后,他激動而興奮地問我:“媽媽,眼睛閃閃亮是眼睛會發光的意思嗎?”我微笑著點點頭。兒子的眼睛有些特別,長長的睫毛,瑪瑙般閃亮的黑眼珠,讓他受到過許多的夸贊。老師竟會在通知書里提到他的眼睛,顯然令他很高興,他緊緊地盯著通知書上那些他還不認識的字,好像要把那句話找出來一樣。
過了一小會兒,兒子突然又有些失望地問我:“媽媽,老師沒有說我是最棒的小朋友嗎?我怎么沒有聽到你讀?”我摸了摸他的下巴,對他說,老師的評語已經告訴媽媽,他是最棒的小朋友了。他小臉上的陰霾迅速不見了,笑得格外放心。
多么熟悉的一幕啊,多年以前,我的父親也是這樣,總在放假時認真而大聲地讀著我的通知書,每次我也是這么專注地聽著。對于一個成績尚好的孩子來說,通知書上的評語總不至于太壞,因而我把父親的每一次朗讀都看成老師和我之間的一次親切對話,也會像兒子現在這樣,興奮而期待。
在我上初一那年,我的通知書上除了“成績優秀”、“尊敬老師”、“團結同學”這些平常的詞匯外,竟還多出了一句“在寫作上尤有特色”的評價,這讓我很意外,我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很多時候,老師的評價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像是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夠指引他們努力的方向。這句“在寫作上尤有特色”的評語對我后來的語文學習特別是寫作興趣的養成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它成了我的讀書生涯里一個甜蜜而珍貴的記憶。
上到高中以后,就很少再見到過老師的評語了。那時的通知書更準確地說是一張成績單,上面打印著一張四四方方的表格,表格里清清楚楚地顯示著班上每一位同學的班級排名和年級排名。那張科學客觀的表單,因為少了老師的評語,也就少了許多人情味,好像要把老師和學生隔離開了。這成績單還是在放假后通過郵寄的方式寄送到每位同學家里去的,第三方的參與,讓這種陌生和隔閡的感覺就更深了一層。當然,我仍然會關注并期待它的到來,只是那期待里不再有一種和老師對話的喜悅了。
等到自己做了老師,我會很重視每一次寫給學生的評語,哪怕是每周一次的作文,評語也絕不敷衍。每個孩子都渴望能夠成為老師的VIP,這種專屬的感覺能在不知不覺中給他們以力量和影響。還記得在教書之初,班上有位特別討厭作文的學生,意外地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作文比賽。他在參賽時寫了一篇叫《暖冬》的文章,講述了一個平凡而不漂亮的語文老師,有一次在作文評語中告訴他,他的文章已經能夠見出一定的思想深度了,其實可以寫得很好的。他說那是他第一次受到來自一位語文老師的肯定和鼓勵,讓他的心里暖暖的,就如2004年那個溫暖的冬天。這篇文章雖然沒有拿到名次,但它一直溫暖著我,給我教書育人的方向。
“眼睛閃閃亮,回答得真棒!”兒子響亮而快活地重復了一遍。我想,這條評語定會讓他的心情明媚很久。愿他在以后漫長的求學生涯中,都能遇到這樣細致用心的好老師,在寫給他的專屬評語里,讓他感受到關注、善意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