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重災區的廣州,8天破萬,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11月10日起,全市除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外,中小學暫停線下教學。
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按下暫停鍵,居家上網課成為很多青少年的生活常態。原有的生活節奏被打亂,青少年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如何識別和應對疫情期間青少年情緒問題,以下給大家列舉了一些小建議:
警惕三種癥狀
01
情緒方面
因不能外出活動自由受限,對無聊的生活狀態感到煩躁、郁悶,因擔憂疫情會影響學業而焦慮,因長時間居家更容易生氣、憤怒。
02
行為方面
容易吵鬧、哭泣、比平常粘人、沉默少語、發呆不動、注意力分散、尿頻,因迷戀電子產品、網絡游戲,可能出現攻擊暴力行為。
03
生理方面
由于情緒緊張、運動量減少,出現食欲減退、拒食或貪食,難以入睡、早醒、做噩夢以及其他軀體不適。
運用四種技巧
01
正確認識情緒
當出現焦慮、抑郁、恐慌或孤獨等負面情緒,不要一味壓抑。如果長時間不能緩解,可通過看書,聽音樂等行為轉移注意力,或者進行想象放松訓練、肌肉漸進式放松訓練、呼吸放松訓練、正念冥想等方式釋放壓力宣泄不良情緒。
02
保持作息穩定
調整睡眠作息,放下手機,早睡早起;保持健康飲食,多食富含維C食物;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探索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比如跳操、跳繩,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每天保證約半小時運動時間。
03
合理安排學習
將一整天的生活如休息、健身、學習、娛樂等做成一張時間安排表,遵照學校的要求,認真參加網絡學習,按時完成課后作業。做一些平常喜歡、簡單的事情如看書、畫畫、唱歌、練字等豐富生活,轉移注意力,增加生活樂趣。
04
增加親子互動
和父母一起聊天、下棋,共讀一本書分享讀后感,一起打掃衛生、合作烹飪一頓美食,體會親情溫暖。通過遠程方式如視頻、電話等與不能見面的家人、朋友、同學保持積極聯系,相互傾訴,彼此提供情感支持,共同渡過艱難時刻。
如果孩子遇到難以應對的消極情緒,可以撥打青少年心理咨詢和法律援助援助熱線電話“12355”,必要時到醫院或專業機構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