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內墻外不同天
---記謠言風波下的曇華林現狀(2016.5.13)
“645歲的曇華林要被拆掉了,終于把文藝變成了回憶!”今年(2016)1月,曇華林將被拆除的言論在網絡上瘋傳,對此,武昌文化旅游公司緊急回應稱該消息有誤,實際情況是對曇華林瑞典教區3.7公頃范圍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不屬于商業性開發范圍。
盡管官方及時澄清了事實,不少市民仍表示對曇華林的未來感到擔心,網友“TaoJin進”在微博上留言稱:“希望不要讓曇華林成為第二個吉慶街。”
據悉,吉慶街本是漢口一處極具“漢味”民俗文化特色的老街。它以夜市聞名, 2009年啟動改造,但是改造后的吉慶街被人們詬病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而十分冷清。
近日,為解決網友疑惑,記者來到曇華林,一探“拆遷”謠言風波下它的現狀。
圍墻之內“陰雨連綿”
從東頭進入曇華林,第一眼便能看到一堵新建的貼有單色仿古瓷磚并且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木雕花窗的“古”墻。
住在曇華林92號的鹵菜店店主告訴記者:“這墻3月23號開始修的,砌了一個多月。”她的鹵菜店正好在這堵墻的最東頭:“以前客人還能進店坐著吃,這墻一擋,我們只能擺出來了。”
沿著這堵墻一直向西走,記者發現這樣一堵從曇華林45號一直延伸到92號的長墻只有三個開口,一個是瑞典教區的入口,在開口處擺有“征收區域,游客止步”的告示并有專人看守;
另一個在曇華林55號,記者走近一看,發現緊閉的紅色木門前擺有一個黃色地標,上面寫著“正在清理”的字樣;
還有一個開口在曇華林52號前,與之前的大開口不同,這是一個小門。記者從這個小門進入,發現內墻上布滿了彩色的涂鴉,還涂有一些有個性的標語如“樂觀”,“就四(是)這么拽”,“人生苦短,必須性感”等。
隨后,記者走進了圍墻內一家正在營業的小店“李小姐的花心茶房”,墻面上的動畫涂鴉和精致溫馨的裝修與店里的冷清形成了反差。
店主小李表示,門口圍墻上的那些圖畫正是他們弄上去的,對于自己擺出的店面拆遷告示和清倉通知,小李無奈地說:“這堵墻砌起來后客人數量比原來至少少了2倍,我這小店才開了一年半,突然就要被征收了,我也沒有辦法,只有搬走或者另謀出路了。”
在這堵墻內,只有寥寥幾家店像“李小姐的花心茶房”一樣勉強堅持著,大多數的店面與被圍墻堵死的曇華林地標店“Dream City”一樣永遠掛上了“正在休息”的木牌。
圍墻之外“陽光燦爛”
與墻內的荒涼景象不同,墻外的曇華林仍是一片生機,且越往西走游客越多。
在墻最西頭的對面,數十名游客舉著手機或相機拍攝一名正站在“兔子威廉的英式茶屋”門口身穿西洋禮服的女生,而在這家店內也是人頭攢動。
?記者發現,網上的傳言并沒有使這里變得冷清,反倒為沒被征收的區域增加了人氣。來游玩的大一學生小蔣表示:“我聽說曇華林要拆了,所以我趕緊趁著周末來拍照留念。”
記者走進了一家門口貼有招聘單的花店“曇花紀”,店內人員正忙得不可開交。
趁著一個機會,記者就“拆除”謠言對他們店是否有影響這一問題采訪了店員小周,她說:“沒有太大的影響,生意還是一樣好,周末更好,就是這段時間會有很多游客會問我們是不是要拆遷了,我們就會給他們解釋一下。”
雖然上午才下過大雨,但到了下午1時左右,曇華林的游客絡繹不絕,不少店的門口排起了長隊,還有不少人以那一堵“復古的墻”作為背景來拍照,可是鮮有人進入墻的另一側一探究竟。
一名中年男子帶著他的朋友也在墻邊拍照,朋友指著墻問:“這是古墻嗎?”男子尷尬地笑著答道:“不是,這剛建的。”
墻內墻外氣氛迥異,這與瑞典教區還未被改造成型有一定的關系,可當一切完成,墻被拆除之后,“墻內墻外”會重新處在同一片天之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