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這邏輯思維這本書看完了,我就想怎么這本書不早點出現了,如果25歲知道該多好,那樣我不會像現在一樣,說話做事不會沒有邏輯性,非常遺憾。今天有聽到一句話:最好的種樹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現在了。也非常高興能看到這本書現在,所以強烈推薦這本《邏輯思維只要五步》給大家。這也是我的朋友艾玉推薦給我的。下面開始進行正題。回顧和復盤四五步主要內容。
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
解決問題的訣竅——明確問題的順序和具體做法,,文種說注意兩點:1、問題———原因——解決方案的順序思考,2、重要的是“詳細地對問題進行分解”后再考慮。
遇到問題后不要急著想解決方案,先思考為什么,讓后在去想HOW
第四步:運用“樹狀圖”分解深挖、
1、為了消除遺漏,重復用MECE分析法進行分析,目的是為了找到真正的問題,讓后思考解決辦法,就像我們最近要開展婦科,,是什么問題要開展婦科了。通過MECE分析后1、這些專家都是婦科專家、2、不孕不育患者就醫的量一直上不上去。所以通過開展婦科來進行彌補。
2、明確問題
2.1? 為了抓住問題,先明確理想狀態是什么。需要我們理解這個事情要達到什么地步,領導的期望值是多少,你才能根據這個來思考問題點在哪里
2.2? 是回到原點,還是設置更高的目標,這里講的是我們需要設計好的我們的目標是什么,要達到什么,而不是墨守成規,
2.3? 對含糊的問題舉出具體的事例就容易理解。從模糊的問題找到典型的事例來進行解釋。
3、查明原因
3.1 不斷反復詢問“為什么”,深挖原因,
3.2? 查明原因的“為什么”需要深挖到3到6次為什么。
3.3? 查找原因從不同的入口,找到最敏感的入口,
4、檢討解決方案
4.1 把能想到的解決方案都列出來,
4.2 畫出思維導圖來后。反復思考還有那些被遺漏掉的,最好的方法是。寫出來后,休息一小會,讓后讓去看。試著從中間跳出來想問題。
5、思考方法
5.1 只思考不行動VS 只行動不思考,先想想自己是屬于光考慮不行動的類型,還是不思考行動的類型,然后再有選擇地使用這兩種思考方式。文章推出假設思考和零基礎思考。針對兩種不同的人群。
5.2 所謂的“假設思考”就是一邊行動,一邊修改的方法。不進行假設思考的人會很仔細調查每一步,對進行假設思考的人,能夠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因為對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就不去深究。
5.3? 從零開始思考就是思考問題是什么,變成什么樣才好。最重要的是目的是什么?讓“原本”成為口頭禪
?
第五步? 運用“矩形圖”進行評價得出結論
1、如何輕松做決定。在邏輯性決定的基礎上,最重要胡觀點是,“決定評估項目后再決定結論。
2、用矩形圖幫你快速做決定,進行對比
3、使用3個以上評估項目制作矩形圖表,進行評分,如果合計分數之間看不出什么差異,就要考慮根據評估項目的重要性加重分數的比重,
4、使用兩個評估項目制作十字矩形圖(沒有搞懂)
5、評估和直覺產生偏差時,確認有無遺漏的評估項目。
實踐篇1:
得出結論后,試著寫實行計劃,在提出問題(WHAT) 、找出原因(why)、確定解決方案(HOW) \誰負責(WHO)、何時完成(WHEN)、需要多少預算(HOW MUCH)
實踐篇2:
把有邏輯地解決問題和溝通相聯系,
實踐篇3:
便簽紙幫助你更好地選擇和排序,(這個方法通常沒有白板的情況下可以這么做)
實踐篇4:無法找出根本原因時,試著把原因聯系起來,發現惡性循環,考慮要切斷那個位置
總結:要掌握邏輯法,就要很自然的變成口頭禪,論點是什么?支撐結論的理由需要哪些?會出現什么樣的反論?理由是用并列型還是串聯型來組織?是否存在遺漏或重復?原本的問題是什么?能夠考慮出來的原因有哪些?能想出什么樣的解決方案?該冼擇什么評估項目比較好呢?等等
最后想說的是邏輯思維用的最多是工作中和講話,有時候在家里不要變成認死理的人。要懂得謙讓,不然結果就是吵架,弄得大家都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