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愛的一句話:番茄工作法:用番茄鐘設定一個25分鐘倒記時,然后開始專注做這項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工作無關的事,直到番茄鐘鈴響 ,25分鐘結束為止。這時,你就要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不管是否已經完成。讓自己真正休息五分鐘,然后再繼續下一個25分鐘番茄鐘。
已聽本音頻(第13講)第5遍
音頻地址:http://www.ximalaya.com/45801174/sound/25810020
收獲:
1.番茄工作法:當你在做一些需要專注力的事情,如工作或學習時,要盡可能使用番茄工作法。它將使你的效率達到頂點。事使你能夠享受到專注時刻美妙的巔峰感。
2.人們的現狀:有許多人在面對工作或學習時,常常拖延,到不得不開始時,大腦卻在想著其他事情。最后期限漸漸接近,深深的覺得力不從心。被壓力,緊迫,焦慮,恐懼深深的籠罩著。結果是心思游走在過去 與未來之間,遲遲不敢面對當下。
3.兩個故事:
? 3.1番茄工作法創立的故事:番茄思克在他的大學時代 頭幾年,苦于效率低下,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學習。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娛樂 上。他生活得很迷茫和自卑。有一次他和自己打賭,自已能不能堅持學習十分鐘。于是他找到一個番茄形狀的廚房記時器,雖然這次他賭輸了,但是經過他反復的償試,最終他終于能夠堅持學習十分鐘了。他發現這個番茄鐘激起了他學習的興趣。于是,以后他帶著番茄鐘來學習和工作,解決了越來越多復雜的事情 。也應用在團隊工作里。最后寫成了一本書。
? 3.2番茄工作法踐行者的故事:斯大文每天需要坐公交車去上班。公交車上基本沒事可做,干擾極少。于是他利用公交車上的時間來看書學習。車程的時間正好是25分鐘。最后發現早晨坐公交學習到的成果驚人。最后他希望有更多的不需要在公交車上的專注時間去學習和工作。于是他發現了番茄工作法。把每一天分成多個小段 。用番茄鐘來管理。居然成功的復制了在公交車上看書的專注。
4.番茄工作法說明:選擇一項需要完成的工作,用番茄鐘設定一個25分鐘倒記時,然后開始專注做這項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工作無關的事,直到番茄鐘鈴響 ,25分鐘結束為止。這時,你就要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不管是否已經完成。讓自己真正休息五分鐘,然后再繼續下一個25分鐘番茄鐘。
5.嘀嗒聲的作用:
? 5.1初學者不容易適應嘀嗒聲,容易受到嘀嗒聲的干擾。有些人干脆去買 沒嘀嗒聲的番茄鐘或下載 沒嘀嗒聲的番茄鐘軟件。
? 5.2大腦的四個層次:腦干部分(提供可靠的條件反射機制),邊緣系統(負責處理獎勵信號),大腦皮層(用于認知和思考),前額的額頁(人類獨有,它使人類有想像力,能夠發明,創新,判斷,推理,計劃協商等。)
? 5.3巴甫洛夫發現條件反射,就是狗經過某種訓練,就會產生某種反應。嘀嗒聲就是訓練我們的條件反射的一個信號。當嘀嗒聲響起,注意力條件反射般 的集中起來。工作過程中會得到專注時刻巔峰感的暢快作為獎勵。而條件反射并不需要意識和意志的參與 。避免了意志力的損耗。
? 5.4初學者首先要適應嘀嗒聲,并縮短番茄鐘的時間。目前能專注多少分鐘就設定多長時間的番茄鐘。在每一個成功的番茄后,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當你漸漸的觸及到巔峰感后,這種獎勵就可有可無。最終我們會愛上嘀嗒聲。
---------------------------
逐字稿
大家好,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愛的大家庭里,充分感受愛非堅持的力量,經歷夢中蛻變的驚喜。使你不知不覺達到前所未有的生活狀態。和脫俗超越的人生境界。
在前兩講,漫步人生已經為你拉開了專注系統的序幕。并介紹 了你認識了專注系統家庭里兩位重要的成員:時間記錄法和時間用途分類法。那么從今天開始,漫步人生要向你推薦一位專注系統家庭明星級的成員-它就是風靡全球的番茄工作法。我在上一講曾經提到過它,說到當你在做一些需要專注力的事情 。例如工作或學習時 ,要盡可能使用番茄工作法。因為當你盡可能規范的運用番茄工作法時,它將使你的效率達到頂點。事情做到極致。使你能夠享受到專注時刻美妙的巔峰感。
然而,有許多人在面對工作或學習時,常常選擇的是拖延,一拖再拖。終于不得不開始時,卻發現大腦在周游世界。還在想著剛才玩的游戲 ,看的電影 。淘寶上買 的東西。等到最后。期限漸漸接近,便深深的覺得力不從心。被壓力,緊迫,焦慮,恐懼深深的籠罩著。結果 是心思游走在過去 與未來之間,遲遲不敢面對當下。雖然全神貫注的去做一件事情 。對于絕大多數現代人來說,已經成為一種奢望。不過,不必灰心,番茄工作法可以帶 你再次體驗專注時刻的巔峰感。為什么這么說呢,番茄工作法究竟對人們的專注力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讓我們來聽聽關于番茄鐘的兩個小故事。
番茄工作法的創立者,名字叫番茄思克,他在1992年正式創立了番茄工作法。經過了長達十幾年的檢驗,修訂,完善。一直到了2006年,才將番茄工作法寫成一本書。但若要從頭說起,則要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末。那是他大學生活的頭幾年,他一度苦于效率低下。作業做不出來 ,學習學不進去,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娛樂 和消遣上。做事和學習也總是三心二意,同學們呢都用異樣的眼光看他,甚至連他自己也在鄙視自己。他的心情十分低落,每天帶 著憂傷的心情去上學。生活過得非常迷茫,但是,山窮水盡處,柳岸花明時。多虧了一個紅色,定時響鈴的圓形鐘,他是這樣描述的,他說,于是,我就和自己打賭,狠狠的鄙視自己說,你能真正的學習一會兒嗎。哪怕學個十分鐘也好。于是,我得找個計時教練。誰來替我掐表呢,后來我找到了,是一枚廚房定時器。形狀好象一個番茄,就這樣,我邂逅了我的番茄鐘。那一次雖然 我賭輸了,但之后,經過反復的努力,最終 成功了,也就是終于可以專心學習十分鐘了。在我邁出了小小的一步后,我發現,似乎有什么東西極大的激起了我學習的興趣。那就是番茄工作法,從此,我總是帶著那個番茄計時器,熱衷于用它來指示我學習的時間,提高我學習的進度,后來就用于工作進度。我償試著用它來解決越來越多復雜難辦的事情 。也把他用在團隊工作上,漸漸的,我完善了番茄工作法理論。并把它寫成了這本書。那么還有一位,是番茄工作法的認真實踐者。叫斯大文。他也寫了一本番茄工作法踐 行的書,名字叫作番茄工作法圖解 。在書中,他也說了自己的故事。他說,我住在斯大哥爾摩的郊區,作為一名顧問,我通常要到客戶的大辦公室工作。大辦公室位于市中心,而離我家一百米,就有一個公共車站。
每天早晨,所有的情景都完全一樣。我去車站等車,車來了,我上車。坐在習慣的坐位上,到市中心的車程大約需要25分鐘。我總是利用這段 時間讀 一些和工作有關的實用書籍。在這25分鐘里,想要和在家那樣喝喝咖啡,看看電視 ,上上網,或者處理一兩件突然想起來的重要的事情 。都是不可能的,而且,一起乘車的人我大多都不認識。偶爾 我會對一張熟悉的面孔說你好。但僅此而已,基本上沒有什么干擾。我在公車上讀書的時間相對固定。活動單一,目標單一,成果卻很驚人。早晨坐公車學到的東西比其他時間的都多。我在書本上傾注百分百的注意力,我知道,到站的時候,公車司機會喊我,但我總不能為了達到這樣的學習效率,而整天泡在公車上,你也不能。幸運的是,還好,有更好的方法。番茄工作法就是幫你把每一天分成小段 。和乘車的時間差不多,你只要為自己的小公車確定目的地,并設好番茄鐘,然后專注在工作上即可。
聽了這兩個小故事。你是否對番茄工作法的神奇效果有了更多的了解 呢。番茄工作法在時間管理領域已經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只要稍有一點時間管理知識的人,多少都聽過它。而正如大家所聽說的,番茄工作法簡單來說,就是選擇一項你需要完成的工作,用番茄鐘設定一個25分鐘倒記時,然后盡量集中注意力,專注于這項工作,中途不允許 做任何與該工作無關的事,直到番茄鐘鈴響 ,25分鐘結束為止。這時,你就要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不管是否已經完成。讓自己真正休息五分鐘,然后再繼續下一個25分鐘番茄鐘。這個辦法看似非常的簡單,然而,其中卻有很大的講究。在接下來的幾講,漫步人生會帶 大家一一領略其中神奇的微妙之處。
那么今天我就先為大家講述番茄工作法的第一個微妙之處,神奇的嘀嗒聲。通常人們初次使用番茄鐘,最不容易 適應的就是番茄鐘的嘀嗒聲。總是抱怨嘀嗒聲太響 。自從使用番茄鐘,不僅不能專注,反而更受干擾。于是,許多人便自作主張,選擇沒有嘀嗒聲的番茄鐘。或者下載 一個沒有嘀嗒聲的番茄鐘軟件。其實,這正是因為你沒有領略番茄工作法的這一神奇的微妙之處。番茄工作法之所以要求我們使用的番茄鐘一定要有嘀嗒聲,這是有它重要的原理在其中。
首先,就讓我跟大家談談其中的科學原理。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結構 可以分 為四個層次。最底層的腦干部分,是與爬行動物同有的,它為我們提供可靠的條件反射機制。也就是不需要意識 參與就可以做出反應。再往里一層,是邊緣系統 ,這是與哺乳動物同有的。主要幫助我們處理長期的記憶,同時也負責處理獎勵信號。第三層是大腦皮層,有些動物也有大腦皮層。但人類的大腦皮層最發達。大腦皮層越發達,就越善于認知和思考。最上面一層是額頁,這是人類獨 有的。它使人類有想像力,能夠發明,創新。能夠判斷 推理,能夠計劃協商 。那么我們主要要來討論頭兩層,腦干為我們提供的可靠的條件反射機制。而邊緣系統 它使我們能夠處理獎勵信號。
1904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巴甫洛夫出于巧合發現很重大的成果。他注意到了實驗室里的狗,一看到給它喂食的工作人員,就會分泌唾液。于是,他開始了一系列長期的實驗。他在喂食前給這些狗各種的信號。包括哨子。音叉,視覺刺激等等。結果 呢,正如他所料。經過一段 時間后,狗每次聽到這些信號就開始分泌唾液。反射是對一個特定的信號建立 一個特定的行動。聽到哨子 的響聲就分泌唾液。狗經過某種訓練 ,就學會某種反應。人類與生俱來就具有某些的反射,例如眨眼睛。但這種反射不屬于條件反射,而屬于自然反射。它同樣是對于某個信號產生反射。但不同于條件反射所需的后天訓練 。自然反射是與生俱來的。那么現在我們了解 到,條件反射之所以能夠經過訓練而得到。是因為腦干提供了條件反射機制。加上邊緣系統積極 的處理獎勵信號。從而形成的條件反射。我想聰明的你聽到這里,應該猜到了,這和番茄鐘的嘀嗒聲有什么關系了吧。
是的,當你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償到了專注時刻巔峰感的暢快。嘀嗒聲就會成為你條件反射的信號。每當你聽到嘀嗒聲,你的注意力就會條件反射的集中起來,并不需要意志的參與 。也不需要意識 的參與 。它幾乎是出于一種爬行動物的本能。當你獲得了這個條件反射,你的專注力就變得更為可控。我本人平時注意力都很容易集中。專注力的持久性也比較長。但我依然堅持盡量 使用番茄鐘。獲得從嘀嗒聲而來的條件反射。因此,當有的時候,遇到很疲勞的狀態下,還需要完成一些對專注力要求很高的事情。我只要擰起一個番茄鐘。一聽到嘀嗒聲,注意力就很容易 集中起來。事情很快就被完成,而且不會因此覺得更加疲憊。因為減少了心理上的壓力和意志上的用力。雖然 身體他有點疲憊,但是呢,在條件反射下完成這一項任務,還是比較容易 的。
因此,我要建議番茄工作法的初學者,首先要訓練對嘀嗒聲的適應。當然,剛開始需要勉強注意力集中起來。但,你若用心去體會。嘀嗒聲代表著你的注意力正在一點一嘀的集中,加強。使你很快就象上了發條似的,充滿 能量和緊迫感。漸漸的,你會得到專注時刻巔峰感的暢快作為獎勵。那是一種專注工作時行云流水的忘我狀態,那么,你很快就會愛上這樣的嘀嗒聲。在剛開始 練習的時候,我建議你縮短 番茄鐘的時間。根據目前你能夠專注的時間來設定。如果你只能專注十分鐘,那么你就設定十分鐘的番茄鐘。并且在每一個成功的番茄鐘后,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當你漸漸的觸及到巔峰感后,這種獎勵就可有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