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渠道賣保險這個水是很深的啊;
這里制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讓大家知道如何的去辨別銀行里賣的是理財產品,還是保險產品;
以免受騙,產生后面不必要的糾紛。
--這片文章是我之前寫的,沒有發布,本來用markdown寫的,現在改成了富文本,結果兩個界面不互相轉換,有點意思,這是一條分割線哦--
銀行保險一般在各大銀行里都有,在銀行里面逛的一半有銀行工作人員/證券的工作人員(也不知道是哪家證券公司的,各家的基本都有,看這家銀行和那一家活著幾家合作的,說白了就是誰給了錢多的事,或者說提成更高)/還有保險推銷的人員,有的時候銀行還允許他們穿著像銀行的工作人員,搞的我們不是經常去銀行的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銀行的工作人員,以后我們留意的問一下坐在銀行里面的人就可以了。
好,這里我們不談證券,銀行業務,只看看這里面的保險銷售人員有什么貓膩:
1.一般我們去存款的時候,比如你要存款1萬元,而且是定期,可能存款人員會提醒你有理財產品要不要了解一下,有可能是銀行真正的理財產品,當然更有可能是保險產品,那么銀行的人員為什么這么熱衷于將存款介紹給保險公司呢,解釋的通的就是有錢啊,有多少錢呢,略微的思考一下就知道,賺的肯定比客戶要存款多,否則肯定不要介紹給保險了啊,數據各家都不一樣,但是大家基本可以判斷出來,比銀行要賺的多,多點,大概就是那么多了;
2.保險產品推銷的時候,一般不說自己是保險公司的(當然也有說的,但是會淡化,這是一款保險產品),然后一般大吹自己的保險收益有多高,比自己存款利息要高,幾年后可以取出來,說的很是誘惑人,如果你去唄銀行的講的很誘惑,你自己就要注意了,是不是保險產品;
3.那保險產品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呢?其實大多數在銀行賣的保險產品都是儲蓄加上一點意外傷害險,說白了就類似于萬能險(萬能險又是什么?自己翻翻我這個專題里 面上面的文章,如果還不知道,可以留言),比如一年存1萬元,共存3年,到第四年可以拿到3.3萬元,很高的利率了,其實這里面,叫的一萬元有9950是用于“存款”了,還有50元是用于購買保險公司的存款了,這兩者一結合,就是傳說中的銀行的保險理財產品,
4.但是其屬于欺騙嗎?其實保險公司,有時候真的可以達到這個收益率的,只是不是很確定,保險公司的收益率來自兩個方面,第一是2.5%規定的年利率,第二是分紅,如果保險公司經營的好的話,真的可以達到高利率,但是經營的不好的話,虧的也是自己,
5.那么當中有什么小插曲我們不知道的嗎?當然有,第一,我們在提前取出時(專業稱為退保),是要扣錢的,意思就是你本金都拿不回來,還要扣錢,這個很要命,就比如萬能險,第一期的保費是要扣掉50%的“管理費”的,這個很是要命的啊,現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規定,所扣的也不一樣,第二,我們一定能拿到業務員所說的那個收益嗎?當然不一定,這個誰都不能肯定啊,第三保險公司銷售銀保渠道保險,大多數(非常多)都是虧本的,那為什么還要賣呢?
6.接5,為啥要賣呢?大家翻翻江蘇保監局的各家公司的保費披露就知道了,銀保渠道的產品占近75%,剩下的是其他的產品,而銀保產品是高現金價值的,后面是要金額客戶兌付的,并不屬于保險公司賺的錢(或者說,賺的主要來源不是這里,甚至是虧的),其保險公司賣這個,就是為了體現今年我公司賣的保費多,顯得公司大而已,如果說還有其他什么意義,我想到一個詞:“龐氏騙局”(有點拆東墻補西墻的意思)。
7.那我們能購買銀保渠道的保險產品嗎?這個得看實際的情況,當我,我們看了這篇文章,至少可以分辨出來我們購買的到底是什么?(分辨:最直接明顯的分辨就是保險產品,在你購買的時候要簽保險合同,而不是銀行的合同)。
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