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堅持群眾路線,核心的問題是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刻也不脫離群眾。半截溝鎮政府堅持把群眾路線密切聯系到人民發展進程中。
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馬克思曾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國共產黨一貫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視為觀察社會和國家命運的思想武器,認為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還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我們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這個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道理。人民至上就是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這一思想的實踐運用。
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顯著特征。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黨對群眾史觀的豐富和發展。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它的基本內涵。其中,“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群眾觀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團結、組織和領導群眾的工作方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及實踐,其初心和使命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根本理念,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群眾觀點的最新運用與發展。當前,我國發展處于新的歷史方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了黨的群眾路線內涵。在新時代,“一切為了群眾”,就必須同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適應,“一切依靠群眾”,就必須以實現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激發群眾創造活力的引擎。要堅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就必須堅定不移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黨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只有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扎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依靠人民群眾推動現代化建設,才能做到黨的執政基礎堅如磐石。